## [$AcWing$ $430$. 纪念品分组](https://www.acwing.com/problem/content/description/432/) (贪心,排序) $O(nlogn)$ 直觉上讲,分组的时候应该尽可能让每一组的价值之和大一些。 由此得到如下算法: 将所有物品按价值排序; 从小到大枚举每个物品,每次给当前物品找一个价值尽可能大的且总价值没有超过上限的“同伴物品”,将两个物品分在一组,这一步可以使用双指针算法优化到 $O(n)$。 这样求出的组数就是最小值。 下面给出证明。这里可以使用 **调整法**: 假设最优解的分组方式和由上述算法得到的分组方式不同。那么我们考虑从后往前第一个分组不同的数,记为 $a$,假设由上述算法得到的“同伴物品”是 $b$,那么: 如果在最优解中,$a$ 单独一组,那么可以直接将 $b$ 从原组中取出,和 $a$ 放在一起,这样并没有增加组数; 如果在最优解中,$a$ 和 $c$ 放在一起,由上述算法可知,$c≤b$,那么我们可以将 $b$ 和 $c$ 所在位置交换,交换后两组的价值之和都没有超过上限,且这样也没有增加组数。 因此通过上述调整,我们可以在不增加组数的情况下,将最优解的分组方式调整成和上述算法相同,且这样的调整方式可以一直进行下去,直到两个方案相同为止。 因此我们可以在不增加组数的情况下,将最优解的方案调整成上述算法得到的方案,因此上述算法可以得到最优解。 时间复杂度 排序是算法瓶颈,因此时间复杂度是 $O(nlogn)$。 ```cpp {.line-numbers}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30010; int n, m; int w[N]; int main() { // m:每组纪念品价格之和的上限 // n:购来的纪念品的总件数 cin >> m >> n; for (int i = 0; i < n; i++) cin >> w[i]; // 表示所对应纪念品的价格 // 将价格由小到大排序 sort(w, w + n); int res = 0; // 双指针对撞 for (int i = 0, j = n - 1; i <= j; j--) { if (w[i] + w[j] <= m) i++; res++; } cout << res << endl; return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