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Wing$ $1073$. 树的中心](https://www.acwing.com/problem/content/description/1075/) ### 一、题目描述 给定一棵树,树中包含 $n$ 个结点(编号$1$~$n$)和 $n−1$ 条无向边,每条边都有一个权值。 请你在树中找到一个点,**使得该点到树中其他结点的最远距离最近**。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整数 $n$。 接下来 $n−1$ 行,每行包含三个整数 $a_i,b_i,c_i$,表示点 $a_i$ 和 $b_i$ 之间存在一条权值为 $c_i$ 的边。 **输出格式** 输出一个整数,表示所求点到树中其他结点的最远距离。 **数据范围** $1≤n≤10000,$ $1≤a_i,b_i≤n,$ $1≤c_i≤10^5$ **输入样例:** ```cpp {.line-numbers} 5 2 1 1 3 2 1 4 3 1 5 1 1 ``` **输出样例:** ```cpp {.line-numbers} 2 ``` ### 二、暴力大法 国际惯例上来就写暴力: 对每一个点都求得它的 **最远距离**, 答案=$min($所有点的最远距离$)$ 通过 $7/11$个数据然后$TLE$ ```cpp {.line-numbers}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INF = 0x3f3f3f3f; const int N = 10010, M = 20010; int n; int ans; int res = INF; int st[N]; // 邻接表 int e[M], h[N], idx, w[M], ne[M]; void add(int a, int b, int c = 0) { e[idx] = b, ne[idx] = h[a], w[idx] = c, h[a] = idx++; } void dfs(int u, int sum) { st[u] = 1; for (int i = h[u]; ~i; i = ne[i]) { int j = e[i]; if (st[j]) continue; dfs(j, sum + w[i]); } if (sum > ans) ans = sum; } int main() { memset(h, -1, sizeof h); cin >> n; for (int i = 1; i < n; i++) { int a, b, c; cin >> a >> b >> c; add(a, b, c), add(b, a, c); } for (int i = 1; i <= n; i++) { ans = 0; memset(st, 0, sizeof st); dfs(i, 0); res = min(res, ans); } printf("%d\n", res); return 0; } ``` ### 三、换根$DP$【模板,背诵】 注:与前一题类似,也是怕两重循环导致时间复杂度上升到$O(N^2)$,不能遍历每两个节点,只能是遍历每个节点,尝试构建此节点的上下游信息,再用这些信息找出树的中心。 换根$DP$就是根据父亲的属性来更新他更新儿子的属性,相当于只需要考虑把顶点移到儿子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同样,先来想一下如何暴力求解该问题:先 **枚举** 目标节点,然后求解该节点到其他节点的 **最远距离** 时间复杂度为 $O(n^2)$,对于本题的 **数据规模**,十分极限,经测试只能过 $6/10$ #### 考虑如何优化求解该问题的方法 思考一下:在确定树的 **拓扑结构** 后单独求一个节点的 **最远距离** 时,会在该树上去比较哪些 **路径** 呢? 1. 从当前节点往下,直到子树中某个节点的最长路径 2. 从当前节点往上走到其父节点,再从其父节点出发且不回到该节点的最长路径 此处就要引入 **换根$DP$** 的思想了 换根$DP$ 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1. 指定任意一个根节点 2. 一次$dfs$遍历,统计出当前子树内的节点对当前节点的贡献 3. 一次$dfs$遍历,统计出当前节点的父节点对当前节点的贡献,然后合并统计答案 那么我们就要先 $dfs$ 一遍,预处理出当前子树对于根的 **最大贡献(距离)** 和 **次大贡献(距离)** 处理 **次大贡献(距离)** 的原因是: 如果 **当前节点** 是其 **父节点子树** 的 **最大路径** 上的点,则 **父节点子树** 的 **最大贡献** 不能算作对该节点的贡献 因为我们的路径是 **简单路径**,不能 **走回头路** 然后我们再 $dfs$ 一遍,求解出每个节点的父节点对他的贡献(即每个节点往上能到的最远路径) 两者比较,取一个 $max$ 即可 我们用 $d1[u],d2[u],up[u],p1[u]$分别存一下需要的信息,这些数据存的是: $d1[u]$:存下$u$节点向下走的最长路径的长度 $d2[u]$:存下$u$节点向下走的第二长的路径的长度 $p1[u]$:存下$u$节点向下走的最长路径是从哪一个节点下去的 $up[u]$:存下$u$节点向上走的最长路径的长度 #### 图解
#### 实现代码 ```cpp {.line-numbers}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010; const int M = N << 1; const int INF = 0x3f3f3f3f; int n; int d1[N]; // d1[u]:存下u节点向下走的最长路径的长度 int d2[N]; // d2[u]:存下u节点向下走的次长路径的长度 int p1[N]; // p1[u]:存下u节点向下走的最长路径是从哪一个节点下去的 int up[N]; // up[u]:存下u节点向上走的最长路径的长度 int st[N]; // 邻接表 int e[M], h[N], idx, w[M], ne[M]; void add(int a, int b, int c = 0) { e[idx] = b, ne[idx] = h[a], w[idx] = c, h[a] = idx++; } // 功能:以u为根,向叶子进行递归,利用子节点返回的最长信息,更新自己的最长和次长,并记录最长是从哪个节点来的 void dfs1(int u) { st[u] = 1; for (int i = h[u]; ~i; i = ne[i]) { int j = e[i]; if (st[j]) continue; // 递归完才能有数据 dfs1(j); if (d1[j] + w[i] >= d1[u]) { // 更新最长 d2[u] = d1[u]; // ① 更新次长,必须在第一位,因为下面d1[u]会被改写 d1[u] = d1[j] + w[i]; // ② 更新最长 p1[u] = j; // ③ 记录最长来源 } else if (d1[j] + w[i] > d2[u]) // 更新次长 d2[u] = d1[j] + w[i]; } } // 功能:完成向上的信息填充 void dfs2(int u) { st[u] = 1; for (int i = h[u]; ~i; i = ne[i]) { int j = e[i]; if (st[j]) continue; // 三者取其一 up[j] = w[i] + up[u]; if (p1[u] == j) up[j] = max(up[j], w[i] + d2[u]); else up[j] = max(up[j], w[i] + d1[u]); // 准备好了信息,再进入递归 dfs2(j); } } int main() { memset(h, -1, sizeof h); cin >> n; for (int i = 1; i < n; i++) { int a, b, c; cin >> a >> b >> c; add(a, b, c), add(b, a, c); } memset(st, 0, sizeof st); dfs1(1); // 选择任意一个节点进行dfs,用儿子更新父亲的统计信息 memset(st, 0, sizeof st); dfs2(1); // 向上 int res = INF; for (int i = 1; i <= n; i++) res = min(res, max(d1[i], up[i])); printf("%d\n", res); return 0; } ``` **$Q1$:为什么$dfs1$中要 先安排工作,后统计信息?** $A$:因为后面$u$统计的信息,是根据多个子节点$j$的信息汇集统计来的,儿子的信息没出来,爹的信息就统计不出来,儿子需要先计算。 **$Q2$:为什么$dfs2$中要 先统计信息,后安排工作?** $A$:这取决于继续递归前,是否需要前序提供信息,比如此处在处理子节点$j$时,需要更新$up[j]$,但$up[j]$是依赖于$up[u],d1[u],d2[u]$的,$d1[u],d2[u]$在$dfs1$中已完成填充,没有问题,但$up[u]$如果还没正确填充内容,后续就无法完成计算了,所以必须在进入递归前完成统计信息计算,为后面的子递归提供数据信息。 **$Q3$:为什么非得跑一遍$dfs1$,再跑一遍$dfs2$,只跑一遍不行吗?** $A$:第一遍$dfs$,解决的是我的孩子到我有多远的问题,没有记录,也没法记录 我爹,我爷爷离我有多远的问题,那需要再跑一遍反向的才能知道。
**$Q4$:据说边权要是负的,需要修改代码,该怎么改?** $A:$如下,把下面两句注释的话放开即可 ```cpp {.line-numbers} void dfs1(int u) { // d1[u] = d2[u] = -INF; //这题所有边权都是正的,可以不用初始化为负无穷 st[u]=1; for (int i = h[u]; ~i; i = ne[i]) { int j = e[i]; if (st[j]) continue; dfs1(j); if (d1[j] + w[i] >= d1[u]) { d2[u] = d1[u]; d1[u] = d1[j] + w[i]; p1[u] = j; } else if (d1[j] + w[i] > d2[u]) d2[u] = d1[j] + w[i]; } // if (d1[u] == -INF) d1[u] = d2[u] = 0; //特判叶子结点 } ``` ### 四、下一步需研读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232130/article/details/116567482 https://www.cnblogs.com/hxxO-o/p/16558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