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Wing$ $208$. 开关问题(高斯消元)](https://www.acwing.com/problem/content/description/210/) [视频讲解](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79114156) ### 一、题目描述 有 $N$ 个相同的开关,每个开关都与某些开关有着联系,每当你打开或者关闭某个开关的时候,其他的与此开关相关联的开关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即这些相联系的开关的状态如果原来为开就变为关,如果为关就变为开。 你的目标是经过若干次开关操作后使得最后 $N$ 个开关达到一个特定的状态。 对于任意一个开关,**最多只能进行一次开关操作**。 你的任务是,计算有多少种可以达到指定状态的方法。(不计开关操作的顺序)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有一个数 $K$,表示以下有 $K$ 组测试数据。 每组测试数据的格式如下: 第一行:一个数 $N$。 第二行:$N$ 个 $0$ 或者 $1$ 的数,表示开始时 $N$ 个开关状态。 第三行:$N$ 个 $0$ 或者 $1$ 的数,表示操作结束后 $N$ 个开关的状态。 接下来每行两个数 $I,J$,表示如果操作第 $I$ 个开关,第 $J$ 个开关的状态也会变化。 每组数据以 $0$ $0$ 结束。 **输出格式** 每组数据输出占一行。 如果有可行方法,输出总数,否则输出 `Oh,it's impossible~!!` 。 **数据范围** $1≤K≤10,0 设$a_{ij}$表示当$j$开关按下时,相应的第$i$个开关也要发生变化。 **举个栗子** 对于开关$1$,假设初始状态为$s$,目标状态是$t$,那么它会如何变化到$t$的呢? 肯定是操作了自己,或者是,操作了那些能影响它的开关~! #### ① $a_{i,j}$: $j$按下,会影响开关$i$ 它自己如何表示呢? 就是$a_{11}$嘛,而且$a_{11}$肯定是$1$,因为根据异或的性质,只有是$1$才能保证按下后出现相反状态! 影响的开关怎么表示呢?就是$a_{1j}=1$啊!这样才会表示$j$按下,影响开关$1$。而$a_{1j}=0$就是表示$j$不会影响$1$。 $$ \large \left\{\begin{matrix} a_{11}=1 \\ s \bigoplus a_{11} \cdot x_1 \bigoplus a_{12} \cdot x_2...\bigoplus a_{1n}\cdot x_n =t \end{matrix}\right. $$ #### ② $x_i$: $i$号开关是否按下 这个玩意怎么理解呢? * 比如$x_1=1$,因为$a_{11}=1$,所以当$1$号开关按下时,它的状态将会变化,可能是由$0$到$1$,也可能是由$1$到$0$。 * 比如$x_n=1$,表示第$n$个开关操作了,但是,由于$a_{1n}=0$,也就是根据题意知道,操作$n$号开关,$1$号开关不会变化,那么$n$的变化,不会影响$1$后开关最后的状态。 进一下抽象,把这样$n$个开关的状态变化关系列出来,就是一个异或方程组,剩下的就是高斯消元求解异或方程组了。 这里面还需要一个小的变化: ```cpp {.line-numbers} x^y^z=t => y^z=t^x ``` 这样就可以把$x$移动到右侧去。 #### $Code$ ```cpp {.line-numbers}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10; int n; int a[N][N]; int gauss() { int r = 1; for (int c = 1; c <= n; c++) { int t = r; for (int i = r + 1; i <= n; i++) if (a[i][c]) t = i; if (!a[t][c]) continue; swap(a[t], a[r]); for (int i = r + 1; i <= n; i++) for (int j = n + 1; j >= c; j--) if (a[i][c]) a[i][j] ^= a[r][j]; r++; } int res = 1; // 此时已经到了全零行 if (r < n + 1) { for (int i = r; i <= n; i++) { // 全零行的右边出现非零 无解 if (a[i][n + 1]) return -1; // 出现了 0 == !0,无解 // 如果出现了0=0这样的情况,可能是 0x1+0x2+0x3 这样的情况, // 此时,不管x1,x3取什么值(0,1),都与结果无关,所以自由元数量的2次方就是答案 // 比如x1=0,x1=1-->2个答案 // 比如x2=0,x2=1-->2个答案 // 比如x3=0,x3=1.... // 同时这些 x1,x2,x3的取值是可以随意取的,每个有2种取法,是一个典型的乘法原理,即2*2*2*...,数量就是自由元的数量 // 现在就是循环中,所以,可以利用循环,每次乘2就完成了2次方的计算 res <<= 1; } } return res; } int main() { int T; cin >> T; // T组测试数据 while (T--) { memset(a, 0, sizeof a); // 多组测试数据,不清空OI一场空 cin >> n; // 开关个数 for (int i = 1; i <= n; i++) cin >> a[i][n + 1]; // 初始状态 for (int i = 1; i <= n; i++) { // 终止状态 int t; // 第i个开关的终止状态 cin >> t; // s1: 1号开关的初始状态 t1:1号开关的结束状态 // x1 x2 x3 ... xn 1~n个开关是否按下,0:不按下,1:按下 // a13:3号开关影响1号开关状态, a1n:n号开关影响1号开关状态. // 推导的方程 // 含义:从初始状态 s1开始出发,最终到达t1这个状态。 // 有些开关是可以影响1号开关的最终状态,有些变化了也不影响。我们把开关之间的关联关系设为a_ij,描述j开关变化,可以影响到i开关 // 如果 a_ij=0,表示j开关不会影响i开关,不管x_j=1,还是x_j=0都无法影响i开关的状态。 // s1^ a11*x1 ^ a12*x2 ^ a13*x3 ^ ... ^a1n*xn=t1 // <=> // s1^ s1 ^ a11*x1 ^ a12*x2 ^ a13*x3 ^ ... ^a1n*xn= t1 ^ s1 // <=> // a11*x1 ^ a12*x2 ^ a13*x3 ^ ... ^a1n*xn= t1 ^ s1 // 这里初始化时 a[1][n+1]就是s1,下面这行的意思就是 t1 ^ s1 a[i][n + 1] ^= t; // 在维护增广矩阵的最后一列数值 a[i][i] = 1; // 第i个开关一定会改变第i个灯,形成一个三角? } int x, y; while (cin >> x >> y, x && y) a[y][x] = 1; // 操作开关x,x影响y。生成左侧方程系数。给定的是1,未说明的是0 // 这个矩阵系数,第一维的是行,第二维的是列 // 上面的输入,其实是反的,比如它说,3影响1,其实真正的含义是a_13=1 // 系数矩阵准备完毕,可以用高斯消元求解方程了 int t = gauss(); if (t == -1) puts("Oh,it's impossible~!!"); else printf("%d\n", t); } return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