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 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表示自然数的关键是什么”的相关教学设计
(孙兴华 长春市树勋小学)
有关教学内容:数位的认识。
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第二学段)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从上面的要求可以知道,小学两个学段的内容都涉及数位。理解数位的核心是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准则,准确地把握数位的概念不仅对于认识数是重要的,对于数的运算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概念贯穿小学“数与代数”学习的始终。
教学片断设计:通过计数单位认识数位“万”
1. 拿出一个千位的第纳斯木块: 数小正方体的个数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数小正方体的个数, 启发学生: “正面最下一行有几个? ”学生回答“十”以后, 教师总结: “10个个是十”。教师接着启发学生: “正面有几个小正方体? ”并引导学生通过列来数: 二十、三十、……。学生回答“一百”以后, 教师总结: “10个十是百”。然后教师启发学生: “一共有多少小正方体? ”并引导学生通过纵向来数: 二百、三百、……。学生回答“一千”以后, 教师总结: “10个百是千”。
2. 拿出十个千位的第纳斯木块: 数小正方体的个数
教师给出“万”的定义: “这里有十个木块模型, 表示有一万个小正方体。”然后问学生: “万是多少个千? ”然后逐一数木块模型: 二千、三千、……。学生回答“10个一千”以后, 教师总结: “10个千是万”。
教师总结说: “在个、十、百、千的基础上, 今天我们又知道了万。我们把个、十、百、千、万叫做计数单位, 也叫数位。”然后, 教师启发学生回答这些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得到答案: 数位相依差10倍。最后告诉学生问题的核心: 数位依次相差10倍, 就是十进制计数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说一些轻松的话题, 比如: 人们采用十进位制计数法大概是因为人有十个手指头。
3. 拿出零乱的第纳斯木块: 数小正方体的个数
教师启发学生如何用计数单位来数小正方体的个数。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把一样单位的第纳斯放在一起, 然后数出各个单位的个数。如果学生的摆放是杂乱的, 比如, 3个百放到一起、4个十放到一起、2个千放到一起, 教师要启发学生按照数位的顺序摆放, 最后计算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4. 用第纳斯木块表示给出的数
教师提问: “如何用木块表示2342这个数? ”然后引导学生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 个位的数是2, 千位的数也是2, 可以用一样的木块表示吗?
教学设计分析: 在认识数位“万”的同时重新认识“个”、“十”、“百”、“千”这些数位, 为的是进一步抽象出数位之间的关系, 从而建立数位的概念。利用第纳斯木块作为教学工具, 让学生直观感悟“数位依次相差10倍”这个十进位制的核心。进一步, 通过零乱第纳斯木块读数、用第纳斯木块表示已知数的过程, 让学生把握数与数位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牢记: 数位与数是不同的。详细讨论参见问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