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 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48 lines
4.3 KiB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ay be confused with others in your current locale. If your use case is intentional and legitimate,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highlight these characters.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吗"的相关教学设计
(杨静 东北师大附小)
有关教学内容:自然数的乘法
> 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对于自然数而言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但对于整数就不是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自然数的要求参见问题11和问题12的论述。所谓简便运算是指乘法表示的是相同数的连加。乘法的基本模式可以表示为
数量 + 数量 = 数量 ×
2。称等号右边的第一项为被乘数、第二项为乘数称乘法运算结果为积。
虽然在教学中不需要强调"被乘数"和"乘数"的概念,但在最初引入乘法运算的时候,教师需要把握好这两个概念,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感悟这两个概念,特别是,在解释乘法运算时不能混淆这两个概念的顺序。
教学片断设计:乘法的意义
1. 发现生活中的乘法
借助下面的图画,教师讲故事。某一个班级根据学生的兴趣,分两个小组活动:一个小组进行体育活动,活动内容是学习轮滑;一个小组进行文艺活动,活动内容是排练合唱。现在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数一数,这两个小组各有多少同学。
![](./Images/MATH_1_7.png)
> height="1.8006944444444444in"}
教师提出问题:"容易计算的是哪个小组的人数?"
学生能够回答:"合唱小组。"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启发同学思考乘法:"为什么呢?"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五花八门的,比如,排队整齐,看得清楚等等。
然后,教师要引发学生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每一行的人数相等、或者每一列的人数相等。比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说:"排队整齐就会怎么样啊?"引导学生自己得到结论。
教师给出下面抽象了的图,解释什么是行的人数相等、列的人数相等。
![图片2.png](media/image19.png){width="2.115972222222222in"
![图片1.png](media/image20.png){width="2.7083333333333335in"
对于第一个图,教师引领学生读出列数、并在黑板上书写: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0
引导学生认识这个加法的特征:加数都是一样的。启发学生:"一共有几个加数?"当学生回答"10个"以后,教师写出乘法的算式:
2 × 10 = 20
并且问学生:"这样计算方便吗?"当学生回答"方便"后,教师总结说:"这样的计算叫做乘法,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在给出定义以后,在第一个算式的基础上给出乘法算式: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0 = 20
然后教师利用第二个图解释乘法10 + 10 = 10 × 2 = 20。
2. 用图形理解乘法
教师进一步给出图形,让学生画出被乘数(不需要指明这个概念)、写出上面的通过加法得到乘法的算式、计算结果。比如,通过下面两个图形
![图片3.png](media/image21.png){width="1.5229166666666667in"
![图片4.png](media/image22.png){width="1.4354166666666666in"
分别得到算式:
5 + 5 + 5 + 5 = 5 × 4 = 20
4 + 4 + 4 + 4 + 4 = 4 × 5 = 20。
教师用这样的算式进一步解释乘法的意义。
然后让学生进行相反的操作,加深对乘法的理解:根据算式画出对应的图片,得到计算结果。比如,给出下面的算式:
3 × 2 4 × 3 6 × 27 × 3
让学生画出图片,同桌的同学相互检查。
最后,让学生想象在超市里卖东西,讲述乘法的故事、感悟乘法模型:总价 =
单价 × 个数。
教学设计分析:这样的教学采用的也是对应的方法,通过对应让学生感悟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让学生感悟这样的运算是非常便利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教学流程大体是这样的:
实际问题:强调排列整齐
→ 对应图形:强调行列相等
→ 加法运算:强调加数一样
→ 乘法运算:强调用被乘数表示加数、用乘数表示加数的个数
→ 回归实际:感悟乘法模型
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流程思路是清晰的,学生的感悟过程也是简洁明了的。特别是,最后让学生"想象在超市里购买东西的情景,讲述乘法故事"的教学安排,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乘法、以及乘法模型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就在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