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定义 在问题12中,通过交换律和分配率,把乘法运算由自然数集合N扩充到整数集合Z。但是,为了说明这种扩充的合理性,我们必须证明这种扩充的唯一性,也就是证明:通过这样的扩充方法得到的运算是、并且只能是已经定义了的乘法运算。下面证明这个问题。 令"·"是一种运算,这种运算满足两个性质和两个定律:对于a ∈ N,b ∈ N,c ∈ N,有 性质:0·a = 0,1·a = a; 定律:a·b = b·a,(a + b)·c = a·c + b·c。 在定律中,人们称前者为交换律,后者为分配律。 下面说明证明思路。回忆问题12中的论述,首先在自然数集合N上通过加法的简便运算得到了满足两个性质的乘法运算,然后再通过两个定律把乘法运算从自然数集合扩充到整数集合。因此,为了证明扩充的唯一性,只需要证明:在自然数集合N上,上面定义的运算"·"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即证明由性质和定律得到的算法的唯一性。 证明:对于任意a ∈ N,有 a·2 = 2·a = (1 + 1) ·a = 1·a + 1·a = a + a = 2a, a·3 = 3·a = (1 + 2) ·a = 1·a + 2·a = a + 2a = 3a, ...... 需要注意到,这里2a和3a表示的是自然数序列中的数,比如,如果a = 4,那么2a表示的就是8,3a表示的就是24。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论证一般情况。假设对于n ∈ N, a·n = n·a = a + a + ... + a = na 成立,其中na ∈ N。那么对于n + 1,可以得到 a·(n + 1) = (n + 1)·a = n·a + 1·a = na + a = (n + 1)a, 其中运算结果 (n+1)a 是自然数集合N中的数。比较问题12中乘法运算的表达可以知道:在自然数集合N上,运算"·"是加法的简便运算。也就是说,在自然数集合N上,满足上面两个性质和两个定律的运算只能是乘法运算。这就完成了唯一性的证明。 通过上面的运算可以看到,a乘以b得到的结果就是b个a,即a × b = ba = ab,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在进行乘法运算时,经常会省略乘法符号"×",直接把a × b 写成ab。并且,把这样的表示应用到除法:a ÷ b = a × (1/b) = a/b。 有了上面的证明,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在整数集合上使用乘法、以及两个性质和两个定律。由此也可以知道,方法与算理对于运算是同等重要的,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核心概念"运算能力"中所强调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