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ne
248 KiB
JSON
1 line
248 KiB
JSON
|
{"embedding_dim": 1024, "data": [{"__id__": "chunk-dad495aa142081446b8170db4a474ea0", "__created_at__": 1754873362, "content":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n目录\n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n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n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n第3课 \"开元盛世\"\n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n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n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n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n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n----------- ------------------ -----------\n581年 589年 618年\n隋朝建立 隋灭陈,统一全国 唐朝建立\n----------- ------------------ -----------\n- 了解隋朝的统一及其历史贡献,知道隋朝速亡的原因。\n- 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n- 知道隋唐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事,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n隋朝建立后,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时间政权分立的局面。隋朝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创立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继起的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开放的盛世景象,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强大国家。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由盛转衰,政治日趋腐败,连年的战争和日益沉重的赋役,使社会矛盾激化,最终爆发以王仙芝、黄巢为首的农民大起义,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唐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仍然处于割据势力膨胀、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同时也开启了再次统一的进程。\n------------------------ -------------- ----------------------------\n630年 755年 907年\n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安史之乱爆发 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时期\n------------------------ -------------- ----------------------------\n- 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n- 知道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n\n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n\"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评论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的著名诗句。为什么皮日休高度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为何显赫一时的隋朝仅存在30多年就灭亡了呢?\n\n隋文帝(541---604)\n隋的统一\n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执掌朝政。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大兴,他就是隋文帝。当时南方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589年,隋军渡过长江,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n隋朝建立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核实户口,减轻百姓赋役负担,统一币制和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修订和减省刑律,简化机构,提高行政效率。隋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n【相关史事】\n隋朝称今天的台湾为流求。隋炀帝即位不久,先后三次派人前往流求,其中第三次是在610年。隋炀帝派武将文臣率领一万多人,从义安①出发,渡海抵达流求,加强了与流求的联系。隋朝对台湾地区的认识比以往前进了一大步。《隋书》中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详细记述了这一地区地理、物产、社会组织、饮食、服饰、习俗等各方面的情况。\n①义安,在今广东潮州。\n开通大运河\n为了加<EFBF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