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 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
|
|
|
“如何认识小数”的相关教学设计
|
|
|
|
|
(李宁宁 长春市树勋小学)
|
|
|
|
|
有关教学内容:小数的认识
|
|
|
|
|
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并能读、写小数。结合具体情境能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第二学段)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 (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 (不含带分数) 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 (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
|
|
|
|
可以看到,在小学阶段涉及小数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大体要求是:第一学段初步认识小数,第二学段理解应用小数。在小学阶段,理解小数的重点在于对于十进制的认识,理解小数的难点在于很难给出生活实例。
|
|
|
|
|
教学片断设计:初步认识小数
|
|
|
|
|
1. 通过元、角、分引出小数概念
|
|
|
|
|
学生对人民币的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通过货币单位元、角、分的十进制关系让学生直观感悟小数也是一种对数量关系的表达,也是一种建立在“十进制”上的数。
|
|
|
|
|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去超市观察或者购买矿泉水、面包等物品,作记录或留下购物小票。在上课时教师首先向学生出示1元、1角和1分的人民币,让学生述说这些货币单位之间的关系:
|
|
|
|
|
1元 = 10角, 1角 = 10分, 1元 = 100分。
|
|
|
|
|
然后让学生根据记录或小票,汇报商品的价格,比如
|
|
|
|
|
矿泉水:1.50元、 面包:2.85元 …
|
|
|
|
|
并让学生通过元、角、分的货币单位说出商品的价格:矿泉水1元5角、面包2元8角5分。
|
|
|
|
|
教师提出问题:这两种表示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师最终要启发学生知道关系的本质:超市的价格是以元为单位的。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称1.50、2.85这样的数为小数,称其中的“.”为小数点。因此,小数就是带有小数点的数,小数点前的数位表示的是小数的基本单位,比如,上面讨论的小数的基本单位就是“元”;小数点后的数位比基本数位相差一个“级”,比如,上面讨论的“角”比“元”相差一个“级”,数量之间相差10倍。
|
|
|
|
|
2. 进一步举例认识小数
|
|
|
|
|
分小组讨论:利用各自在超市的记录或小票,模拟超市购物,比如,购买饮料,价格是2.50元,你怎样付钱?然后,教师组织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每组说出两种不同的方法,比如
|
|
|
|
|
生1:两个1元和一个5角。
|
|
|
|
|
生2:一个1元和三个5角。
|
|
|
|
|
生3:两个1元和五个1角。
|
|
|
|
|
生4:五个5角。
|
|
|
|
|
生5:交三个1元,找回一个5角。
|
|
|
|
|
生6:交一个10元,找回一个5元、两个1元和一个5角。
|
|
|
|
|
通过购物活动的讨论,不仅让学生对小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并且让学生领悟:小数的进位与自然数的进位是一致的,只是需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即注意基本单位。
|
|
|
|
|
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小数的例子,比如同学的身高、课桌的长度;同学的体重、物体的重量;人一小时行走的距离、汽车一小时的速度;等等。在这样的表述中,教师需要理清基本单位:厘米、米或千米;克或千克。
|
|
|
|
|
如果学生提出关于时间的小数问题,比如,如何用分数表示1小时30分。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可以用1.30、而要用1.50来表示1小时30分(事实上,是用30除以60得到0.50)。通过时间的例子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十进制的意义。
|
|
|
|
|
3. 述说背景理解小数
|
|
|
|
|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小数,比如下面四个小数,
|
|
|
|
|
2.70, 0.27, 27.00, 27.27
|
|
|
|
|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上面的小数想象问题的背景,如何根据背景讲述利用这些小数的故事。在学生汇报的时候,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小数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小数的十进制是如何体现的。
|
|
|
|
|
教学设计分析:与整数相比,学生对小数的接触相对要少一些,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也不多,因此学习小数的概念要比整数相对困难一些。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整数知识的迁移(小数是十进制计数法相反方向的延伸),小数与整数从联系上看,二者很相似,都是十进制。根据课程标准的思想,教学时还应淡化形式上的定义,选择描述性的语言,突出小数的特点。
|
|
|
|
|
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时创设学生熟悉并且生动的现实情境,结合购物活动认识小数。对于钱币的认识首先建立直观的感觉,然后逐步抽象到数;从元、角、分的换算到十进制关系,从直观形式转化为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小数,同时让学生体验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