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 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
|
|
|
{
|
|
|
|
|
"doc-710c37161a56f16abe6fe3dc54893eec": {
|
|
|
|
|
"content":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n嘉祐二年(1057年),参加殿试中乙科,赐进士及第(一说赐进士出身)。嘉祐六年(1061年),参加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出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外放治理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随着新党执政,又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赦北还,病逝于常州。南宋时期,追赠太师,谥号\"文忠\"。\n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寒食帖》《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n苏轼的人物关系:\n王弗(1039年---1065年),女,眉州青神(今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人,文学家苏轼的结发妻子。幼承庭训,颇通诗书。十六岁,嫁给苏轼。王弗聪慧谦谨,知书达理,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说略微知道,有\"幕后听言\"的故事。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n王闰之(1048---1093),女,北宋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第二任妻子,苏轼第一任妻子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出嫁之前,家中称其\"二十七娘\"。性格温顺,知足惜福。\n苏迈(1059年---?),字伯达,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官员、诗人、文学家苏轼长子,生母为苏轼的第一位妻子王弗。\n苏迨[dài](1070---1126年),初名叔寄、竺僧,字仲豫,眉州眉山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人。宋朝大臣,文学家苏轼次子。\n苏过(1073-1123年),字叔党,眉州眉山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大臣,文学家苏轼第三子。\n苏遁(1083---1084),小名干儿,苏轼第四子,王朝云生。\n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亦被称老苏。苏轼父亲。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与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中国北宋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n程夫人(1010年-1057年),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苏轼母亲。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深知礼仪,18岁同苏洵结婚,勉励夫君读书,又是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的启蒙教师。\n苏辙(1039年3月17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苏轼弟弟。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n\n早年经历:\n苏轼于宋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裔。苏轼之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不可或缺之意。苏轼幼年承受良好的家教,其父苏洵是古文名家,其母程氏曾以东汉名士范滂的事迹勉励其砥砺名节。\n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EFBFBD><EFBFBD>
|
|
|
|
|
},
|
|
|
|
|
"doc-30bf2fa6953517191d679822ee9c8c8b": {
|
|
|
|
|
"content":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若干问题\n史宁中\n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n目 录\n前言\n第一部分 数的认识\n问题1 数量是什么?数量关系的本质是什么?\n数量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 / 数量关系的本质是多与少\n问题2 如何认识自然数?\n数是对数量的抽象 / 数关系是对数量关系的抽象:大与小 /\n可以有两种方法实现这种抽\n象:对应的方法和定义的方法\n问题3 表示自然数的关键是什么?\n十个符号和数位 / 数位法则是依次相差十倍 / 自然数集合\n问题4 如何认识自然数的性质?\n依据性质可以对自然数进行分类 / 奇数与偶数 / 素数与合数\n问题5 如何认识负数?\n负整数是与自然数数量相等意义相反的数 / 绝对值表示数量\n问题6 如何认识分数?\n分数本身是数而不是运算 / 整体与等分关系 / 整比例关系\n问题7 如何认识小数?\n对应的方法 / 重新理解十进制 / 基底与线性组合 / 表示有理数与无理数\n问题8 什么是数感?\n数与现实的联系 / 抽象的核心是舍去现实背景 / 联系的核心是回归现实背景\n第二部分 数的运算\n问题9 如何解释自然数的加法运算?\n可以有两种方法解释加法:对应的方法和定义的方法 / 如何体现数学思想\n问题10 为什么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n四则运算源于加法 /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 相反数 / 整数集合\n问题11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吗?\n自然数集合上的乘法 / 乘法运算的性质 / 整数集合上的乘法不是加法的简便运算\n问题12 整数集合上的乘法是如何得到的?\n整数集合上的乘法运算是一种推广 / 为什么负负为正 / 运算与算理等价\n问题13 为什么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n如何表示除法 / 得到的商是一个整数 / 得到的商不是整数 / 倒数 / 有理数集合\n问题14 为什么混合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n运算次序的两个基本法则 / 所有混合运算都是在讲述两个以上的故事\n问题15 为什么要学习估算?\n精算有利于培养抽象能力 / 估算有利于培养直观能力 /\n估算问题要有合适的实际背\n景:合适的量纲 / 大多数的估算问题是为了得到上界或者下界\n问题16 什么是符号意识?\n用字母表示数 / 代数学的开始 / 两类符号:概念符号和关系符号 /\n基于符号的运算 /\n符号的表达具有一般性\n问题17 方程的本质是什么?\n用字母表示未知的量 / 讲述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两个故事 / 两个故事的共同点 /\n要用等\n式的性质解方程\n问题18 什么是模型?小学数学中有哪些模型?\n> 用数学的语言讲述现实世界中一类与数量有关的故事 / 总量模型 / 路程模型 /\n> 植树模型 / 工程模型\n问题19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什么不同?\n从双基到四基 / 发现问题与创新意识 / 提出问题与创新能力\n第三部分 图形与几何\n问题20 为什么要把\"空间与图形\"修改为\"图形与几何\"?\n时间和空间是人类认识世界最为基本的概念 /\n几何学是研究如何构建空间度量方法的\n学科 / 欧几里得几何是平直的 / 欧几里得几何的核心是直线距离\n问题21 如何理解点、线、面、体、角?\n看到的物体都是立体的 / 点、线、面、体、角是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来的概念 /\n如何用\n描述的方法给出几何概念\n问题22 认识图形的教育价值是什么?\n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分类 / 制定标准和遵循标准 / 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n问题23 如何理解长度、面积、体积?\n长度是一维空间图形的度量 / 面积是二维空间图形的度量 /\n体积是三维空间图形的度\n量 / 度量的基础是直线距离\n问题24 如何理解平移、旋转、轴对称?\n图形的运动 / 保持两点间直线距离不变:刚体运动 / 运动的参照物\n问题25 如何理解空间观念和几何直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