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 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
|
|
|
根据这个假说,爱因斯坦借助荷兰数学家、物理学家洛伦兹(Hendrik Lorentz,1853-1928)所提出的一种惯性系之间的变换公式、即洛伦兹变换,建立了时间 tA 与 tB 之间、路程 xA 与 xB 之间的变换公式,在这个变换公式中引进了著名的洛伦兹因子:γ = (1 - v2/c2)-1/2,其中 c 为光速,v 为两个惯性系之间的相对速度。
|
|
|
|
|
|
|
|
|
|
现实意义的重要性。既然洛伦兹变换是洛伦兹最先提出的,那么,洛伦兹为什么没有提出狭义相对论呢?下面的故事说明,数学模型的现实解释是至关重要的。
|
|
|
|
|
|
|
|
|
|
洛伦兹在研究麦克斯韦方程时发现,如果用伽利略变换(一种基于时间绝对的变换公式)从一个惯性系变换到另一个惯性系时,会导致不同惯性系中麦克斯韦方程、以及各种电磁效应的表达不同,这有悖于(A14)所表述的物理学的公理,这是不能被允许的。为更好地解释麦克斯韦方程,洛伦兹提出了一种新的变换公式,引进了著名的洛伦兹因子。1904年,洛伦兹正式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几乎就是在相同的时间,法国数学家庞加莱(Hen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