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 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
|
|
|
{"embedding_dim": 1024, "data": [{"__id__": "chunk-24ecddaff6cb7f3de9ca73cbe1d4f23b", "__created_at__": 1752674879, "content":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n嘉祐二年(1057年),参加殿试中乙科,赐进士及第(一说赐进士出身)。嘉祐六年(1061年),参加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出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外放治理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随着新党执政,又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赦北还,病逝于常州。南宋时期,追赠太师,谥号\"文忠\"。\n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寒食帖》《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n苏轼的人物关系:\n王弗(1039年---1065年),女,眉州青神(今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人,文学家苏轼的结发妻子。幼承庭训,颇通诗书。十六岁,嫁给苏轼。王弗聪慧谦谨,知书达理,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说略微知道,有\"幕后听言\"的故事。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n王闰之(1048---1093),女,北宋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第二任妻子,苏轼第一任妻子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出嫁之前,家中称其\"二十七娘\"。性格温顺,知足惜福。\n苏迈(1059年---?),字伯达,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官员、诗人、文学家苏轼长子,生母为苏轼的第一位妻子王弗。\n苏迨[dài](1070---1126年),初名叔寄、竺僧,字仲豫,眉州眉山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人。宋朝大臣,文学家苏轼次子。\n苏过(1073-1123年),字叔党,眉州眉山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大臣,文学家苏轼第三子。\n苏遁(1083---1084),小名干儿,苏轼第四子,王朝云生。\n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亦被称老苏。苏轼父亲。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与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中国北宋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n程夫人(1010年-1057年),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苏轼母亲。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深知礼仪,18岁同苏洵结婚,勉励夫君读书,又是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的启蒙教师。\n苏辙(1039年3月17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苏轼弟弟。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 "full_doc_id": "doc-28f2bc409ca98d148460f5024c151fe8", "file_path": "unknown_source"}, {"__id__": "chunk-2b5457fbb9d3d67c5dbfb58af6c471f3", "__created_at__": 1752674879, "content": "同苏洵结婚,勉励夫君读书,又是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的启蒙教师。\n苏辙(1039年3月17日---1112年10月25日),<EFBF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