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can 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 can include dashes ('-')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

35 lines
6.4 KiB

3 weeks ago
"什么是符号意识"的相关教学设计
(杨宇 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
有关教学内容:使用符号的意识
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数。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在课程标准中,符号意识是作为核心概念提出的: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让小学生学会有意识地使用符号能够感悟使用符号的意义能够在适当地使用符号。符号包括两种一种是关于概念的一种是关于关系的参见问题16的论述。自然数就是一种符号人们用这样的符号表达数量的多少。但"符号意识"中所说的概念符号更为抽象,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指: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等量关系。
符号的使用是数学的根本,没有符号表达就没有现代数学,因此帮助学生建立符号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思想上,使用符号都是小学生真正接触"抽象"的开始,因此,教学的素材又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教学片断设计:用字母表示数
1. 创设情境显示规律、感悟为什么使用字母
教师利用媒体设计情境讲故事:老师这里有一个黑匣子,这个黑匣子会计算,同学们猜一猜这个黑匣子是如何计算的。
让学生说出一个数比如4。教师在媒体上把这个数输入黑匣子的一端于是在黑匣子的另一端输出8。重复这个过程输入6输出12,输入7输出14。
教师启发学生:"同学们猜一下,这个黑匣子是怎么计算的?"当学生回答"把送进去的数扩大2倍"以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你们会用一个算式表示这样的计算吗?"学生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教师归纳学生的想法,写出算式
输入数 × 2 = 输出数
同时提示学生:"我们看一看,黑匣子是不是这样计算的。"然后,再利用媒体的黑匣子,引导学生计算一些具体的数来验证这个算式。教师再一次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表示黑匣子的计算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一边启发学生:"如果用字母a表示输入的数会不会是这样的呢"一边在黑板上书写
a -→ 2a
得到学生的肯定之后,教师总结说:"这就是用字母表示数这个字母a可以是3、可以是9、也可以是100不管你说这个数是多少计算的结果都是这个数的2倍所以可以用2a表示计算的结果这就是黑匣子计算的秘密。"然后反问学生:用字母表示数方不方便?
最后,教师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输入一个数、输出一个数,黑匣子规定计算方法,这就是电子计算机的原理。等你们长大后,学会了如何规定计算方法,就会使用计算机了。"
2. 讲述生活中的例子、感悟如何使用字母
教师先讲述一个生活中使用字母的例子一辆汽车一小时行驶60公里2小时行驶多少公里5个小时呢用t表示时间英语时间是time这里用了字头总结出这辆汽车的行驶路程t小时行走的公里数是60
t。
然后分小组讨论举出一个使用字母表示数量的例子。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两个要点一个要点是字母表示的是什么另一个要点是希望表达的数量是什么。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字母t表示的是时间希望表达的数量是行走距离。
3. 脱离问题背景、感悟抽象了的字母
用符号表述乘法交换律[^127]。先让学生作一些与交换律有关的数字例子:
2 × 3 = 63 × 2 = 6 → 2 × 3 = 3 × 2
7 × 8 = 56 8 × 7 = 56 → 7 × 8 = 8 × 7
教师提出问题:"是不是对所有的数,乘法的两个因子都可以交换呢?"学生的回答很可能是肯定的,既便如此,教师仍然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一般来说,学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来回忆一下乘法是什么",然后用媒体显示下面的图
![图片3.png](media/image21.png){width="1.5229166666666667in"
![图片4.png](media/image22.png){width="1.4354166666666666in"
启发学生回答"左边的算式是什么"当学生回答5×4以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进一步启发学生回答"右边的算式是什么"当学生回答4×5以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教师问"这两个算式是不是相等的?"学生回答相等之后,教师一边在两个式子之间写上等号,一边问学生:"为什么相等啊?"这时,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多样的,教师要归纳出下面的结论
行数 × 列数 = 列数 × 行数
并且总结说:"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先算行、还是先算列,结果都是一样的。"教师进一步提问:"如果要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应当如何表示呢?"启发学生用a表示"行"、用b表示"列",于是可以得到一般表达式
a × b = b × a
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还可以用其他的字母来表示这个性质比如H × L = L ×
H其中H表示的是行、L表示的是列都是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最后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像用t表示时间那样人们已经约定俗成的字母表示方法。比如用r表示圆的半径
π 表示圆周率于是圆的周长就表示为2πr等等。
教学设计分析: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思想上,使用符号都是小学生真正接触"抽象"的开始因此教学的素材又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设计由黑匣子引入对学生既有一些神秘感又是可以通过卡通片比如哆啦A梦想象得到。特别是教师最后谈到了电子计算机的原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阶段突出了两个要点让学生感悟如何用符号表示数。第三阶段通过直观启发学生如何用符号表达诸如性质等一般性的规律。这样教学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也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