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src/main/java/com/dsideal/base/Test/MyXWPFSDT.java b/src/main/java/com/dsideal/base/Test/MyXWPFSDT.java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75b0614f --- /dev/null +++ b/src/main/java/com/dsideal/base/Test/MyXWPFSDT.java @@ -0,0 +1,29 @@ +package com.dsideal.base.Test; + +import org.apache.poi.xwpf.usermodel.*; +import org.openxmlformats.schemas.wordprocessingml.x2006.main.CTSdtBlock; +import org.openxmlformats.schemas.wordprocessingml.x2006.main.CTSdtRun; + +public class MyXWPFSDT extends XWPFAbstractSDT implements IBodyElement, IRunBody, ISDTContents, IRunElement { + + private final ISDTContent content; + private CTSdtBlock block; + + public MyXWPFSDT(CTSdtRun sdtRun, IBody part) { + super(sdtRun.getSdtPr(), part); + this.content = new XWPFSDTContent(sdtRun.getSdtContent(), part, this); + } + + public MyXWPFSDT(CTSdtBlock block, IBody part) { + super(block.getSdtPr(), part); + this.content = new XWPFSDTContent(block.getSdtContent(), part, this); + this.block = block; + } + public ISDTContent getContent() { + return this.content; + } + public CTSdtBlock getBlock(){ + return this.block; + } + +} diff --git a/src/main/java/com/dsideal/base/Test/ReadWordDirectory.java b/src/main/java/com/dsideal/base/Test/ReadWordDirectory.java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1a7d5a16 --- /dev/null +++ b/src/main/java/com/dsideal/base/Test/ReadWordDirectory.java @@ -0,0 +1,33 @@ +package com.dsideal.base.Test; + +import org.apache.poi.xwpf.usermodel.XWPFDocument; +import org.apache.poi.xwpf.usermodel.XWPFParagraph;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util.List; + +public class ReadWordDirectory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ry { + String filePath = "c:/双柏县人口变化及其对教育的影响.docx"; + InputStream is = new FileInputStream(filePath); + XWPFDocument document = new XWPFDocument(is); + + // 获取文档中的所有段落 + List paragraphs = document.getParagraphs(); + for (XWPFParagraph paragraph : paragraphs) { + // 检查段落样式是否为标题样式,根据需要调整样式级别 + if (paragraph.getStyle() != null && paragraph.getStyle().startsWith("Heading")) { + // 输出标题文本 + System.out.println(paragraph.getText()); + } + } + + // 关闭文档和输入流 + document.close(); + is.close(); + } catch (Exception e) { + e.printStackTrace(); + } + }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src/main/java/com/dsideal/base/Test/ReadWordTOC.java b/src/main/java/com/dsideal/base/Test/ReadWordTOC.java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f26eef37 --- /dev/null +++ b/src/main/java/com/dsideal/base/Test/ReadWordTOC.java @@ -0,0 +1,86 @@ +package com.dsideal.base.Test; + +import cn.hutool.core.io.FileUtil; +import org.apache.commons.io.FileUtils; +import org.dom4j.Document; +import org.dom4j.DocumentException; +import org.dom4j.Element; +import org.dom4j.io.SAXReader; +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zip.ZipEntry; +import java.util.zip.ZipInputStream; + +import static com.dsideal.base.Tools.FillData.DataEaseKit.DsKit.DocxUnzipDirectory; + +public class ReadWordTOC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DocumentException { + String wordPath = "c:/双柏县人口变化及其对教育的影响.docx"; + //解压缩 + if (new File(DocxUnzipDirectory).exists()) { + FileUtils.deleteDirectory(new File(DocxUnzipDirectory)); + } + File file = new File(wordPath);//取得word文件 + File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new FileInputStream(file); + ZipInputStream zipInputStream = new ZipInputStream(inputStream); + ZipEntry entry; + byte[] ch = new byte[256]; + while ((entry = zipInputStream.getNextEntry()) != null) { + File zFile = new File(DocxUnzipDirectory + entry.getName()); + if (entry.isDirectory()) { + if (!zFile.exists()) { + zFile.mkdirs(); + } + zipInputStream.closeEntry(); + } else { + File fpath = new File(zFile.getParent()); + if (!fpath.exists()) { + fpath.mkdirs(); + } + File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new FileOutputStream(zFile); + int i; + while ((i = zipInputStream.read(ch)) != -1) { + outputStream.write(ch, 0, i); + } + zipInputStream.closeEntry(); + outputStream.close(); + } + } + inputStream.close(); + + //读入XML + String xmlPath = DocxUnzipDirectory + "word\\document.xml"; + ///w:document/w:body/w:p/w:r/w:t + //System.out.println(FileUtil.readUtf8String(xmlPath).contains("加强")); + + SAXReader reader = new SAXReader(); // 创建 SAXReader 对象,读取 XML 文件 + Document document = reader.read(new File(xmlPath)); + Element root = document.getRootElement();// 获取根元素 + List children = root.element("body").elements("p");//工作区 + + for (Element child : children) { + if (child.getName().equals("p")) { + List pChildren = child.elements(); + boolean isBookmark = false; + String content = ""; + for (Element pChild : pChildren) { + if (pChild.getName().equals("bookmarkStart")) { + isBookmark = true; + } + if (isBookmark && !pChild.getName().equals("bookmarkStart") && !pChild.getName().equals("bookmarkEnd")) { + if (pChild.getName().equals("r")) { + for (Element t : pChild.elements("t")) { + content = content + t.getText(); + } + } + } + if (pChild.getName().equals("bookmarkEnd")) { + isBookmark = false; + System.out.println(content); + } + } + } + } + }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src/main/java/com/dsideal/base/Test/Sample.xml b/src/main/java/com/dsideal/base/Test/Sample.xml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dbd9aadb --- /dev/null +++ b/src/main/java/com/dsideal/base/Test/Sample.xml @@ -0,0 +1,2 @@ + +双柏县人口变化趋势对基础教育的影响2024.6.11一、双柏县人口变化趋势预测在做县区级人口预测时,主要基于历史数据的人口同比增长率来构建模型,同时比照已完成的省级层面的人口预测,对得到的县区级人口预测数据进行相应的修正。城乡人口预测,根据过去近10年城镇化率的变化模拟未来的人口城乡分布情况,从而预测出城、乡人口。 (一)双柏县总人口变化及趋势预测31115093980图1 2012—2035年双柏县总人口数变化趋势2012-2014双柏县总人口呈缓慢增长,自2015年起呈持续减少趋势,年增长率约为-0.37%(图1)(二)双柏县城乡人口变化及趋势预测252095250825 图2 2012—2022年双柏县城乡人口分布趋势24257069215图3 2022—2035年双柏县城乡人口分布趋势结合国家战略,基于过去11年双柏县城镇化率的变化趋势,在预测未来城乡人口分布时,假设每年的全县城镇化率较前一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测结果显示,2023—2035年全县城镇人口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而乡村人口数量呈缓慢减少趋势(图2和图3)二、双柏县基础教育规模发展现状(一)毛入学率巩固率变化情况2012—2022年,学前教育发展较快,毛入学率提高了26.17个百分点。小学教育发展持平,初中、高中教育发展平稳。总体上,双柏县各级各类教育规模发展成效明显,各学段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升(图4)图4 2012—2022年双柏县各级各类教育毛入学率巩固率发展变化图(二)双柏县学前教育发展规模现状1.学前入园幼儿数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从2012—2022年,全县学前幼儿入园总体呈现波动变化,其中2012—2018年呈现上升趋势,2018—2020年先下降后上升,2020年达到峰值1585人2020—2022年逐年下降,2020正好是2016年开始放开“二孩”政策后的第三年,后呈现下降变化,学前入园幼儿数逐年减少。从县城内外分布看,县城内外变化趋势基本与全县总体一致,但是县城内外差异显著,县城内学前入园幼儿数增多,压力较大。由于县城内可提供的公立学位有限,县城外入园幼儿数占全县的比例较大,如2020年,县城外入园幼儿数占总入园幼儿数约为83.57%,县城内仅占约16.43%(图5)图5 2012—2022年双柏县学前幼儿入园数变化图2.学前在园幼儿数量逐年增加412750162560图6 2012—2022年双柏县(区)学前在园幼儿数变化图2012—2022年,全县学前在园幼儿数呈现上升趋势,这是由于“二孩”政策滞后效应造成的,反映出全县在园幼儿持续增长趋势。从县城内外分布看,县城内外变化趋势基本与全县总体一致,但是县城内外差异较大,县城外在园幼儿数占全县的比例较大,如2022年,县城外在园幼儿数占总在园幼儿数约为74%,县城内仅占约26%(图6)(三)小学教育发展规模现状1.小学招生规模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图7 2012—2022年双柏县(区)小学招生数变化图2012—2022年,全县小学招生规模总体呈现波动中缓慢下降趋势。峰值在2012年,为1560人。从县城内外分布看,县城内小学招生数呈上升趋势,县城外小学招生数呈下降趋势。但县城外招生数占全县的比例较大,如2019年,县城外招生数占总招生数约为77.5%,县城内仅占约22.5%(图7)2.小学在校生规模逐年下降2012—2022年,全县小学在校生规模逐年下降。最高值在2012年,达到10883人。最低值在2022年,仅到7261人。县城内小学在校生数逐年增多,县城外小学在校生数逐年明显减少。但县城外小学在校生数占全县的比例相对较大,如2022年,县城外小学在校生数占总在校生数约为77.5%,县城内仅占约22.5%(图8)图8 2012—2022年双柏县(区)小学在校生数变化图(四)初中教育发展规模现状1.初中招生规模呈逐年减少趋势2012—2015年,全县初中招生规模变化相对平稳,初中招生人数最高值在2013年,达到2075人,2014—2022年,全县初中招生规模呈逐年减少趋势,初中招生人数最低值在2022年,达到1305人(图9)图9 2012—2022年双柏县初中招生数变化图2.初中在校生规模稳中有降图10 2012—2022年双柏县(区)初中在校生数变化图2012—2015年,全县初中生在校生规模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全县初中生在校生人数达到最大值为5749人;自2014年起全县初中生在校生人数呈逐年减少趋势;到2022年全县初中生在校生人数达到最小值为4083人,近10年全县初中生在校生人数减幅为1666人(图10)(五)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规模现状1.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稳中有变2012—2017年,全县普通高中1所,在县城内,其招生数呈现稳步上升变化,从2019—2022年,全县普通高中招生数呈现稳步下降变化(图11)76200196215图11 2012—2022年双柏县普通高中招生数变化图2.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稳中有降2012—2017年,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数呈现稳步上升变化,从2019—2022年,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数呈现稳步下降变化(图12)图12 2012—2022年双柏县普通高中在校生数变化图三、双柏县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一)学前主要教育资源配置现状1.幼儿师资不断补充,乡村幼儿教师增长较快2012—2022年,双柏县幼儿生师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2014年的26.77下降至2019年的19.47,下降幅度较大。说明经过六年的努力,双柏县在补充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上有一定成效。(图13)图13 2012—2022年双柏县(区)幼儿生师比变化图2.幼儿生均校舍面积波动起伏较大从学前幼儿生均校舍面积看,2017年为3.3平方米,至2019年已经达到10.27平方米,3年间生均校舍面积增加了6.97平方米。幼儿园校园建设不断加强,幼儿活动场地不断拓展(图14)图14 2012—2022年双柏县(区)学前幼儿生均校舍面积变化3.幼儿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先升后趋平从学前幼儿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看,2017—2019年全县变化趋势呈现较快增长,2020—2022年全县呈现平稳增长,说明经费投入略显不足(图15)图15 2017—2022年双柏县(区)幼儿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变化图(二)小学主要教育资源配置现状1.小学教育师资配置逐年提高2012—2022年,双柏县小学生师比呈现平稳下降趋势,从2014年的13.99下降至2021年12.86,说明全县小学整体师资保障情况向好。县城内外存在一定差异,县城外生师比明显优于县城内生师比,说明县城外师资配置压力较大,县城外教师出现富余情况(图16)图16 2021—2022年双柏县(区)小学生师比变化图2.小学教育生均校舍面积逐年提升2015—2020年,双柏县()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6年间由7.13平方米增长到14.5平方米,增长了7.37平方米,总体趋势向好,说明供小学生活动的场地越来越大(图17)图17 2012—2022年双柏县(区)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变化图3.小学教育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呈波动起伏2015—2021年,双柏县(区)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呈现逐年上升后趋平,六年间由206.57元增加到2089.89元,增长了近10倍,体现出全县小学设施设备保障水平持续大幅提升(图18)图18 2012—2022年双柏县(区)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变化图4.小学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2—2021年,双柏县(区)小学生均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2至2021年,从1326元升至6212元,增加4.7倍。但经费的波动说明受社会经济及政策影响较大(图19)图19 2012—2022年双柏县()小学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三)初中主要教育资源配置现状1.初中教育师资数量逐年提高2012—2015年,双柏县初中生师比呈缓慢上升趋势,在2015年达到10年间的最高值15.63,2017—2022年,双柏县初中生师比呈缓慢下降趋势,在2022年达到10年间的最低值10.31,总体师资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按照《关于全省中小学统一编制标准和创新管理的若干意见》(云编办〔2017〕31号)中修订的教职工编制标准来看,全县初中生师比标准统一为13.5,目前已出现富余(图20)图20 2012—2022年双柏县初中生师比变化图2.初中教育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逐年向好2012—2021年,双柏县初中生均校舍面积持续稳步增长,2021—2022年出现一次小幅下降(可能与统计口径有关)。《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要求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应达到5.8平方米以上,由此看目前全县初中已达标准,总体校舍条件保障水平较高(图21)图21 2012—2022年双柏县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变化图图22 2012—2022年双柏县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变化图2012—2022年,双柏县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总体增幅为3067.05元,已经达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中对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应达到2500元以上的标准要求(图22)3.初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波动较大2012—2022年,双柏县初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呈波动变化趋势,从2012年的2227元变化至2022年的5375元,其间有升有降,从2012—2020年,逐年缓慢上升,从2020—2021年,陡然上升,从2021—2022年,明显下降。说明经费受相关政策影响较大(图23)图23 2012—2022年双柏县初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变化图(四)普通高中教育主要资源配置现状1.普通高中师资数量逐年小幅增加图24 2012—2022年双柏县普通高中生师比变化图2012—2019年,双柏县(区)普通高中生师比呈波动上升趋势,在2019年达到8年间的最高值16.13,师资保障情况稳步变化。2019—2022年,双柏县(区)普通高中生师比呈下降趋势,按照《关于全省中小学统一编制标准和创新管理的若干意见》(云编办〔2017〕31号)中修订的教职工编制标准来看,高中生师比标准应低于12.5,高中仍存在师资不足(图24)2.普通高中生均校舍面积逐年增加2012—2019年,双柏县(区)普通高中生均校舍面积稳步增长,2019—2020年,双柏县(区)普通高中生均校舍面积减少,2020—2022年,双柏县普通高中生均校舍面积稳步增长(图25)图25 2012—2022年双柏县(区)普通高中生均校舍面积变化图3.普通高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逐年增加2012—2022年,双柏县高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总体持续上升,这得益于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工程及相关项目实施(图26)图26 2012—2022年双柏县普通高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变化图(元)4.普通高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波动变化5842012750802012—2022年,双柏县高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呈波动变化趋势,从2013年至2017年出现缓慢增长,从2018年至2020年增长幅度最大,从2021年至2022年增长较快,说明生均公用经费支出受社会经济和政策影响较大(图27)图27 2012—2022年双柏县普通高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变化图(元)四、双柏县基础教育规模发展预测研究中我们发现,各学龄段人口与州市人口的比值是相对稳定的,基于这一事实,可按照比例预测未来的各学龄段人口数量,同时结合城镇化率的变化,分镇、乡预测各学龄段人口。(一)学前教育幼儿入园和在园人数稳中略图28 2022—2035年双柏县(区)学前招生数总量预测与2022年相比,双柏县未来几年,学前教育幼儿入园人数增减不大,至2035年预计在1350人左右,在2022年基础上减少80人。从空间分布看,未来县城内幼儿入园人数将略有增加,而县城外幼儿入园数略减少(图28)与2022年相比,双柏县未来几年,学前教育幼儿在园人数将略有减少,至2035年预计达到3023人左右,减少200人左右。从空间分布看,未来县城内幼儿在园人数也略有增长,而县城外幼儿在园减少(图29)图29 2022—2035年双柏县(区)学前在校生数总量预测(二)小学招生数和在校生缓慢减少图30 2022—2035年双柏县(区)小学招生数总量预测图31 2022—2035年双柏县(区)小学在校生数总量预测与2022年相比,双柏县未来几年,小学招生数缓慢减少,至2035年预计在1000人左右,减少约100人。小学在校生数略有减少,至2035年预计在6900人左右,减少约400人左右。从空间分布看,未来县城内小学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略有增加,县城外小学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减少(图30和图31)(三)初中招生数和在校生缓慢减少图32 2022—2035年双柏县(区)初中招生数总量预测图33 2022—2035年双柏县(区)初中在校生数总量预测与2022年相比,双柏县未来几年,初中招生数缓慢减少,至2035年预计在1305人左右,减少约73人。初中在校生数缓慢减少,至2035年预计在3850人左右,减少约230人。从空间分布看,县城内招生数和在校生数所占比重依然较大,县城外初中招生数和在校生数明显减少(图32和图33)(四)普通高中招生数和在校生稳中有变图34 2022—2035年双柏县(区)高中招生数总量预测图35 2022—2035年双柏县高中在校生数总量预测与2022年相比,双柏县未来几年,普通高中招生数稳定在700人左右;普通高中在校生数稳定在2000人左右(图34和图35)五、双柏县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需求预测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需求的预测主要依据现行国家关于同类教育的相关指标为参照进行。由于在现行政策中关于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和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的标准不全或未准确标准,因此,我们仅参照各级各类生师比标准及生均占地面积标准进行了各级各类教育教职工总量和学校占地面积总量需求进行了预测。(一)未来各级学校教职工需求变化平缓从现在至2035年,双柏县基础教育教职工数总体需求变化平缓。学前教育教职工数需求约150人。小学教育教职工数需求约120人。初中教育教职工数需求约190人。普通高中教职工数需求约160人(图36)图36 2023—2035年双柏县(区)各级学校教职工数总量预测(二)未来各级学校占地面积需求增长平缓从现在至2035年,双柏县基础教育学校占地面积总量需求增长放缓。学前幼儿园占地面积需求约1.11万平方米。小学占地面积需求约2.85万平方米。初中占地面积需求约4.14万平方米。普通高中占地面积需求约6.8万平方米(图37)图37 2023—2035年双柏县各级学校占地面积总量预测六、加强双柏县基础教育发展及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一)强化“三个重点”,即:集团化联盟化紧密型办学、科学优化校点布局、完善帮扶合作长效机制。一是强化推进集团化联盟化紧密型办学。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小初高十二年一贯发展”的办学目标,实现管理、师资、设施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努力建构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通过“1+4+2”(“1”即双柏县第一中学;“4”即县职业高级中学、妥甸中学、大庄中心学校和石咢嘉中心学校;“2”即妥甸小学和妥甸中心小学)的模式,成立双柏县第一中学教育集团,以县一中为龙头学校,辐射带动6所成员学校,力争全县中小学阶段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州前列。“好学生要上好学校,好学校要培养好老师,好老师要教好学生”,促进教育良性循环发展。“集团化联盟化紧密型”办学:就是双柏一中牵头,实行“小初高”十二年一贯制紧密衔接的纵向一体化发展;妥甸中学牵头全县的中学、妥甸小学牵头全县的小学,实行中小学校的横向联盟化发展。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辐射与集约利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教育期盼,加快推进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校点科学优化布局。双柏是典型山区县,地广人稀,校点分散,在校生100人以下的初级中学3所,50人以下的小学、教学点23所,过多过小的校点设置分散了有限的教育资源,造成了资源极大浪费,对学生、教师成长及教育的发展不利。要科学有序调整优化全县义务教育学校资源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原则,制定布局调整规划,稳步实施、分年推进,通过有序撤并一批、暂停办学一批、保留办学一批等方式充分利用和盘活闲置校园校舍、设施设备和师资等资源,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资源优化整合,避免资源闲置和浪费。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宣传学校布局优化调整的重要意义,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采取开设公交专线接送或发放交通补贴的方式解决学生上学路途远、家长接送难的问题,保障学生入学安置相关工作,确保每一名学生有学上、上好学、不辍学,不因布局调整导致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等问题发生。三是强化完善帮扶合作长效机制。持续深化教育交流合作,以南京大学帮扶双柏为契机,积极争取帮扶资源,拓展交流合作事项。落实好江苏沭阳高级中学与县一中建立的长效帮扶机制,因地制宜、全面学习借鉴沭阳高级中学的“22810”教育教学理念及课堂教学模式,抓好教师集体备课、学生听课、课堂教学方式、课后辅导等方法,探索推行每节课展示2个教学目标、设定2次讨论、提问不少于8名学生、开展10分钟的思维训练学习,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师生互动交流效果,营造轻松、高效、活泼的课堂氛围。组织好“向南创新实验班”和“向南创新海安班”,打造出双柏一中的品牌和特色。建好南京大学金陵小学“金晓”名师工作室双柏工作坊,真正打造幼、小、初、高、职一体化合作发展新格局,构建“协作联考、教师互促、学生互动”合作新模式,全面推动各学段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二)建立财政优先投入机制,保障全县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须落实财政优先保障,保证对教育的持续投入。围绕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的目标,要实行全县“一盘棋”保障教育经费投入。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照现代化建设要求,我县生均公用经费应该要超过省定标准。其次明确基础教育课后服务经费来源和收费标准,统一标准,落实财政分担比例。再次是实现教育共同富裕,全面完成全县薄弱学校的校舍新建、续建和改扩建工程。最后要健全学生财政资助资金直达机制,精准落实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政策。(三)打造双柏县优质教学资源课程,助力基础教育全面优质均衡。以双柏县教师发展中心为龙头,联合各名师工作室,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多媒体教室,整合全县各学科各学段优质网络课件资源,打造精品课件、优质教案等网络课件,形成海量线上资源供给中心,推送“空中智慧课堂”网络优质课程,帮助薄弱学校丰富课后服务,弥补课堂教学不足,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四)推进“四大工程”(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名班主任培养工程、名校长培养工程、教育科研提升工程)。一是深入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在全县培养15名左右的领军名师、70名左右的骨干教师,县级骨干教师数量占教师总数的比例提高到5.14%以上。二是深入实施名班主任培养工程,在全县培养领航班主任20名,骨干班主任80名,县级以上骨干班主任数量占教师总数的5.87%以上。三是深入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构建“国培、省培、州培、县培、校培”五级联动、相互衔接、交叉互补的梯队攀升培养体系,力争遴选培养卓越校长1名、领航校长5名、骨干校长15名。四是深入实施教育科研提升工程,健全和完善教育科研组织机构,构建“1+N和县校“一张网”的教育科研层级管理模式,促进全县教育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五)完善教师发展培养机制,促进基础教育师资均衡发展。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教师问题。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教育的优质发展。因此,一方面县人社局和县教体局要根据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学龄人口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师引进计划,加大对双一流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才引进力度,不能墨守成规。另一方面要围绕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目标,着力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优惠待遇。一要加大对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各种培训机制和名师培养机制,实施教师成长促进计划,推进名优教师引育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个人价值。二要实行财政全额保障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育经费,全面实现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建立中小学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长效联动增长机制。三要加强充分放大名师的辐射作用,实行以名师与青年教师签约培养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催生一大批“科研型、实践型、创新型”的教学能手,加速薄弱学校骨干教师的培养。(六)推动“七个关键”上真用力。第一,推动“管理”更加精细。加强学生管理,坚持以中小学生“六项管理”(作业管理、心里管理疏导、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强化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睡眠习惯,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严禁手机带入学校,加强学生使用手机的教育监管,完善各类进校园和学生自带读物的监督检查制度,推动体质健康管理,确保充足运动时间。加强安全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全面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加强以“人防”为重点的“物防、技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卫救护能力,筑牢校园安全屏障。加强教师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坚持依法执教,严格执行教育法规政策,提高工作执行力,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得到落实。加强绩效管理,坚持全面客观、公平公正原则,将教学质量、出勤、工作量等纳入绩效考评,强化结果运用、突出奖惩性,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建设一支充满干劲的教师队伍。加强后勤管理,推进幼儿园中小学校后勤服务规范化,将学校食材配送、安全保卫、环境保洁、学生接送等后勤事项依法依规交由县国投公司集中统一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以“双柏县教育发展专项资助资金”为依托,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健全监督管理使用机制,切实用专项资金推动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备更新、教师培训等。第二,推动“备课”更加高质。课堂效果如何,要看课备质量,精准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要从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三个维度对备课进行深入思考,明确备课目标,具体化、清晰化、可测化。要备思路和方法,通过组合备课、集体备课研出思路、研出方法、研出激情、研出目标。一是组合备课(老带新),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年级组长等要定期参加备课组教研活动,及时了解教师在教研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解决;抓实“青蓝结对”工程,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及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把关的中老年教师的表率作用,确定备课组范围内的结对帮扶,形成指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局面,通过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青年教师汇报课展示等活动来提升教师教学素质,并组织同学科教师听课、评课,共同摸索教与学的方法和规律。二是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每一节授课的共同内容、统一作业(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统一阶段测试。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集体认真研讨教材的知识体系,分析各单元的重点、难点,提出破解方法,经集体分析,作出合理安排,提高备课效率。要备材料,在保证材料的可靠性、时效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辅资料,课前准备齐全。同时要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整合课程资源,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让材料对课堂教学发挥最大作用。要备题目,教师不仅要备课,更要“备题”,精选适当的题目(不超过10个,精准、适用)供学生练习,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另外,还应该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练习要有引导学习深化的作用。练习结束后再通过简洁的语言、便捷的思路、紧扣知识本质规律的表达去讲解习题,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要备考向,要加强考试方向的研究,通过多渠道与命题教师、阅卷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动向。要认真研究近年本地区的考试试题,通过对试题考点考向的分析,厘清考试的热点问题,明确相关内容的考查知识点及其要求层次,弄清能力和思想方法要求,做到科学备考。要备问题,要思考教学中的问题怎样设置,怎样呈现,怎样使问题尖锐、鲜明、突出、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切中学生的认知冲突或情感的激发。要备提问问题,精准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其得分点、丢分点、突破点,有的放矢,做到共性问题在课堂解决,个性问题通过辅导解决。要备学生,把握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找准自己的教学起点,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找准学生的参与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面对学习内容,会怎么想?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当前的认知水平、未来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确定讲授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和拓展点,有针对性上课,做针对性辅导。第三,推动“生源”更加充足。生源是学校生存之本,要聚焦高考这个出口,千方百计留住优质生源,为双柏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要提升高考质量增加社会信任度。从双柏2023年的高考成绩来看,一本上线率排名全州靠前,但长期以来,社会对普通高中办学的不信任,导致大量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能走就走”。所以,要留住优质生源,我们的第一抓手,还是要用“高考成绩”这个硬指标说话,这就倒逼我们要练好内功,打铁还需自身硬,用自身的硬实力来向社会交代,让双柏的好学生能上好学校,在“筑巢引凤”上下功夫,把双柏一中办成“好学校”来留住“好学生”。要健全优质生源输送的考核评价机制。县教育体育局要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把优质生源的输送情况作为对各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奖惩的重点指标,重点要关注中考前200名学生的就读意向,千方百计将最优秀的学生作为海安交流生、向南创新实验班的重点生源,以点带面提升高中办学质量。要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县一中校园环境不优、住宿条件差,历来饱受学生、家长诟病,我们要持续给予县一中必要的支持,聚焦短板弱项,聚焦学生校内生活、学习、餐饮、住宿、运动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增加投入、合理规划,持续扩大规模和加快硬件建设,确保学生有一个安心、舒心、暖心的学习生活环境。要关注重点优秀学生群体。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优惠措施。要拿出一定资金投入到增加学生就学意向上,通过奖学金、助学金、生活补助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县内外优质生源到双柏上学。要深入研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探索实行双向考核确认机制,一方面用好向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政策,另一方面让更多农村孩子到教学质量更高、教育教学资源更优质的学校就读。第四,推动“衔接”更加紧密。要通过集团化、联盟化、“一盘棋”办学,形成“管理共建、师资共用、文化共育、资源共享、质量共计、发展共赢”的一体化大发展格局。要在办学模式上创新。以教育集团成员学校为重点,探索推行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初高“十二年一贯制”一体化衔接办学模式,引导学生、家长认同办学模式。特别在“初高”衔接上,既要强化思想引导,又要强化风险意识,积极稳妥推进。要在重点班培养上发力。在集团内相应共同体龙头学校六年级、九年级分别开设衔接过渡班,相应班数及学生数根据每年学生总数实际情况研究确定,人员通过考试从相应下一级学生中择优选拔进入,衔接班实行特殊政策奖励补助、配备骨干教师力量,毕业后相应进入上一学段龙头学校和重点班级学习。要在城乡共建上优化。优化三个城乡学校共同体(初中学校共同体、小学共同体、幼儿园共同体),以强带弱、以城带乡,通过集团、共同体内学校之间定期互访、教师互派、教研互动、资源互享、学生互联、文化互融,加强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要在课程融合上探索。重点探索初高中“2+4”或“2.5+3.5”或“3+3”贯通模式,坚持“稳头促尾、分槽喂养、整体提升”,既不能拔苗助长,又不能长期蹲苗,创新打造“1+N”课程体系(“1”指国家课程,“N”为拓展性课程),提前在融“课程”规划上先行一步,持续在实施贯通课程、联合开展教研、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培养等方向创新实践。第五,推动“机制”更加灵活。用好奖励机制,通过财政投入一点、社会筹集一点、学校自筹一点等方式,投入资金,勉励优秀学子、激励优秀教师,动员和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和帮助教育事业发展,用“物质奖励+精神激励”的方式,让优秀学子、教师真正得实惠。用好进退流转机制。要落实好已经印发的《双柏县教育体育系统教师考核激励奖惩分流办法》,建立教学质量考评与职称晋升评聘、教师进退流转相结合的考评机制,通过就地就校转岗一批、退出教育系统进入乡镇事业单位一批、就地降职称警示一批、集中脱岗学习培训一批、提前办理退休手续一批、本校优秀老师帮带一批、全县以“师带徒”帮带一批、降停绩效警示一批、分流到基层艰苦学校锻炼一批等“9个一批”流转方式,实现教师动态流转交流。用好赞助机制。用好“双柏县教育发展专项资助资金”,倡议县财政全额供养人员和社会各界爱心企业、人士每年都捐资助学,为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帮助教育事业发展搭建平台。从2024年开始,每年教师节期间开展优秀学生、优秀教师表彰奖励。用好帮扶机制。利用南京大学帮扶双柏契机,充分发挥沭阳高级中学示范辐射作用,整体提升双柏县第一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与县一中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建立“手拉手、结姊妹、共成长”活动机制,帮助县一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共建共享教育资源。用好保障机制。严格执行《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结对帮扶双柏县第一中学实施方案》,双柏县第一中学每年派出跟岗学习组赴沭阳高级中学参与教研活动、深入课堂听课、参加其他教育教学活动。沭阳高级中学支教组涉及的生活、交通费用补助纳入县一中年度预算,由县财政予以保障,其他费用从“双柏县教育资助专项资金”中统筹解决,建立“一对一”的医疗保障服务。第六,推动“智慧”高效适用。要加大国家和省州教育平台资源在师生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力度,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激励师生自主研发优质教学资源。持续推进中小学校教育专网接入。以数字课堂建设为重点,规范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有序推进标准数字教室建设,满足学校基本数字化教学需求。按需建设部分互动直播教室,保障学校开展公开课、集体教研、优质课程录制等需求。要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进行备课,使用优质资源,学习优质课,教师利用备好的优质课资源片段启发学生学习知识,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加以解释升华,从而达到高效课堂。同时,要积极利用智慧教育(如云教智学大数据精准教学平台、小闲教师APP等),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导学设计、作业设计、试卷设计,对学生异常错误率、掌握的知识短板弱项进行精准辅导、精准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精准研判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堵点难点、考试成绩中短板弱项,助推教学质量提升。这些智慧平台(APP),不可能给我们免费使用,同时运营商要常驻双柏指导,我们在使用上不能一刀切,教师要针对学生情况个性化指导,学生使用这些平台要精准化补偿。具体如何使用、如何推广、如何补偿,要结合实际加强研究、科学使用。 第七,推动师德师风更加优良。县教育体育局、双柏一中教育集团党委、各学校党组织要切实担负好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协同机制,聚合多方力量,以党纪教育、干部作风“六治”和赌博、酒驾醉驾、违规借贷“三个专项治理”为抓手,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是把好教育引导关。以师德师风教育夯实教师职业发展基础,重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群体的师德教育,将其纳入教师培训的重要环节,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讲座、培树先进模范典型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把推动师德养成与师风传承工作做到实处。二是把好监督考评关。完善师德师风考评体系,健全相关评价、考核、激励、监督处置机制,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把控,把师德规范纳入教职工评聘考核各环节中。三是把好提升发展关。在教师综合能力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打造等一系列工作中,把师德师风作为首要内容融入工作全过程,贯穿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各个环节。四是把好氛围营造关。开展师德师风创建活动,营造全员“育师”氛围。及时总结创新性做法,持续优化师德师风建设环境。五是把好青年教师成长关。促进教学科研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同步谋划、一体推进,鼓励青年教师将师德建设、师风养成与职业规划结合起来,给优秀青年人才搭平台、压担子,让他们最大限度地把能力释放出来、把才华展示出来,成长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总之,基础教育要实行优质均衡发展,体现教育公平,需要坚持城乡一体,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完善考评机制和评估督导机制。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