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事六年癸丑(一〇七三年)八月,遊風水洞作°傅藻(東坡紀年錄〉「熙寧六年癸丑,公在杭州°……八月望,觀潮作詩又,再遊風水洞作詩并(臨江仙〉。案:蘇軾遊風水洞,(烏臺詩案〉供狀彼等候,軾乃留题於壁。……當年再風水洞。宋人王宗稷(東坡先生年譜》同。王文誥考訂<烏臺詩案》有誤。(蘇軾詩集〉卷九(往富陽新城,李節推先行三日,留風水洞見待〉誥案:「與李三詩,皆,,。 ## 【第注】 ①洞極大,流水不竭。頂上又有一洞,過立夏,清风即自内出,立秋则止,故名风水洞° ②一「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此指釋氏「四大中的风與水。 ③。 。·。,傳:「小風吹水成文,轉如輪也。」 一蘇轼编年二九二首臨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