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HuangHai 1 week ago
parent f5086d6f76
commit 4288f18ff7

@ -0,0 +1,25 @@
後至蜀,問君平,日:[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
風雨散:王粲(贈蔡子篤〉:「風流雲散,一别如雨。」
## 虞美人為杭守陳述古作()
)单沙河塘裹燈初上②水調誰家唱③?夜闌風静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④。
## 【校勘】
一原無题,另有题注作本事集》云:陳述古守杭,已及瓜代。未交前数日,宴僚佐於有美堂,因請二車蘇子瞻賦
嗣,子瞻即席面就,寄擦破處美人毛本略同,惟無[本事集云四字。今删,另據傅本補改詞题。元本朱本
本、曹本题作[有美堂赠述古
[二須」元本、朱本、龍本、曹本(全宋詞》作「彌
一蘇轼编年二九二首美人

@ -0,0 +1,23 @@
蘇轼詞编年校注
且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更
熙寧七年甲寅(一〇七四年)七月,作於杭州。傅藻(东坡紀年録》:「熙寧七年甲寅,述古將去,
作(虞美人
【注】
「湖山句:唐·魏萬(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湖山信為美,王屋人相待。又,宋仁宗(赐梅挚知杭州〉「地有湖山美,東南第一州。
·(·。塘縣酉治之南五里,潮水銜擊錢塘江岸,奔逸人城,势莫能禦。咸通二年刺史崔彦曾開三沙河以决之日外沙、中沙、裹沙°」
。,。。

@ -0,0 +1,23 @@
調即指(水調歌頭〉°
【争考资料】
车(案:近人梁啟超所辑(本事集》佚文雖收此條,文字脱漏頗多,當據此增訂)
訴衷情送述古元素①
時雨凄凄若為情緒④,更問新官,向舊官啼⑤°
【毒对】
[一「來」傅本、元本、朱本、能本、曹本並作「今【例元本注:一作况」
一、蘇轼编年詞九二首訴衷情
六九

@ -0,0 +1,23 @@
蘇轼编年校注
[三浙原作[誓擦二妙集、明刊全集、毛本改。【编.年】
熙寧七年甲寅(一〇七四年)七月,作於杭州。傅藻(東坡紀年録》「熙寧七年甲寅,送述古迓元
素作(訴衷情
【筹柱】
,中,,=
,。善詩,現杭守陳襄(述古)善詩,新任杭守楊繪亦善詩,故云[例能詩
()海,

@ -0,0 +1,13 @@
……至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蜀人以為寵。
,日日日,,,,,,,,織,莫可言狀。
菩薩蠻杭妓往蘇新守楊元素,寄蘇守王規父(三①
玉童西迓浮丘伯三②°洞天冷落秋瑟不用許飛瓊③°瑶臺空月明④。
清香凝
一、蘇軾编年詞二九二首菩薩

@ -0,0 +1,25 @@
蘇轼詞编年校
夜宴③借與韋郎看⑥°莫便向姑蘇四①扁舟下五湖⑧°
【毒】
题作[杭妓往蘇°
[二]浮丘伯原缺,擦諸本補。
〔三用」傅本作[见j「飛瓊」原缺據諸本補。
可[五「扁」原缺,據諸本補。
熙寧七年甲寅(一〇七四年)七月,作於杭州。傅藻(东坡紀年録「熙事七年甲寅,杭妓新守
楊元素,寄規父,作(菩薩變〉°
中,,,。

@ -0,0 +1,19 @@
度支判官司勤郎中六年,以朝散大夫知蘇州°
。,高山°郭璞(游仙)之三[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此以浮丘伯借喻新守楊元素。
海工叶鼓雲和之簧。又孟榮(本事詩,事感第二「詩人許渾,嘗夢登山,有宫室凌雲,人云此崑崙也。既人,見数人方。,夢至其處,飛瓊日:【子何故顯余姓名於人間?座上即改為[天風吹下步虚聲°日[善°案:此條(太平配)卷七引(逸史>作許事,(唐記紀事卷五六作許渾。(全唐詩》卷五三八據(本事詩〉作許潭,卷五四二據(逸史>又作許。許渾(丁卯集》不載此詩。疑當作許事)
,海之中。上有九層,.…傍有瑶臺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壑基。」
,中
「借與句:謂杭妓往蘇乃是新守楊元素,她们在蘇歌舞不過借给章郎看看而已。韋郎:唐代詩人章應物曾任蘇州刺史此借指今蘇州知州王规父。
一蘇轼编年詞二九二首菩薩蟹

@ -0,0 +1,17 @@
蘇轼詞编年校注
⑦。五年乃成,高见三百里。六索引〉「姑蘇,圣名,在吴縣西三十里。此借指蘇州。
(。一大,守王规父莫留住杭妓,如范蠡之撒西施游五湖,一去不返。
【参考资料】
## 减字木蘭花寓意1
雲鬓傾倒醉倚闌干風月好憑仗相扶誤人仙家碧玉壺①南西去道③一舸姑蘇④便逐鴟夷去得無
连天衰草②下走湖

@ -0,0 +1,15 @@
【校勘】
[二下明刊全集二妙集毛本作[不
一单令同類编例,今移編熙宁七年甲寅。
## 【篆注】
。,坐((太平廣記》卷一二引作[屋日人之後公輒轉足跳人壶中人莫知其所在。唯長房於樓上見之知其非日限不勤以此見謫暫還人間耳。案後漢書·費長房傳神仙傳》所載小有異同。碧玉壶指神仙居住之所。2
一蘇軾编年二九二首减字木蘭花

@ -0,0 +1,26 @@
蘇轼铜编年校注
七六
伯)所高之[冷落秋蕭瑟」景色相符。
③)④「一舸三句:见〈菩薩》玉童西浮丘伯註⑧°
## 菩薩蠻述古席上
娟娟缺月西南落相思撥断琵琶索(三①枕淚夢魂中覺來眉量重畫堂堆燭淚三②長笛吹新水③醉客各西東應思陳孟公④
## 【校勘】
)送陈述古较傅本、吴本题旨更明。曹本從龍本。
[11「摄原誤作[换,擦諸本改。
,【编年】

@ -0,0 +1,25 @@
熙寧七年甲寅,云:「察詞中情意,似與代妓送述古較合,改編甲寅。今從龍本
【笺柱】
。,
,,往往成堆。此高離筵久,夜色深燭淚成堆。
③。。(唐音癸卷一三(唐曲),列有[水調歌「新水調並云[(水》及(新水調)並商調曲也°據此可知,「新水」,
④,,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此以陈遵比陈襄豪爽好客。
【参考资料】
一蘇軾编年嗣二九二首菩薩蟹

@ -0,0 +1,16 @@
麻轼铜编年校注
中中限中中家有遗爱,就中蘇小感恩多。蘇子瞻送杭妓往蘇州迎新守(菩薩蠻》詞云(略)。又西湖席上代諸妓送陈述古云()。此亦足覘一時之風氣矣。
江城子孤山竹閣送述古三①
一天易見,見君難。。。棹小舟尋舊事,無處問,水連天⑥。
【校勘]
[二「唱」元本、朱本、龍本作[聽」

@ -0,0 +1,23 @@
,)【编年】
山竹閣,作(江神子〉詞°
【注】
。,中,郡,因人山禮鶴,乃起竹閣於湖上,迎師居之°
翠蛾:美人之眉。见(菩薩蟹〉(簾高捲倾城出)注④。此指送别述古的官妓。
④,白居易(對酒五首》之四:「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
一、蘇轼编年詞二九二首江城子

@ -0,0 +1,13 @@
蘇軾嗣编年校注
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日:[日遠。不聞人從日來,日日日,之言邪?答日:舉目見日,不見長安。此即[天易見,見君難所本。
⑥水连天:杜甫(美陂西南〉「蒹葭離披去,天水相與永°」
【参考资料】
今人曹樹銘(東坡詞》卷上:一上片第五句,元本、朱本、龍本俱作[收淚聽陽關惟傅、毛二本及(全宋,叶,到重在述古,此乃致淚之由。如[聽作[唱則上片全屬妓女,有一氣呵成之妙。

@ -0,0 +1,23 @@
## 菩薩蠻西湖送述古
秋風湖上蕭蕭雨。使君欲去還留住今日漫留君①明朝愁殺人佳人千點淚三灑向長河水②不用歛雙蛾。路人啼更多③°
【校勘】
,,一单
都作(菩薩蠻〉°
【注】
。,漫讀書。
一蘇轼编年二九二首菩薩蟹

@ -0,0 +1,24 @@
蘇轼詞编年校注
②。,令狐楚詩,题作(相思河》°)長河指錢塘江。
「路人句:謂杭州父老夾道哭送陈襄去任。言外讚美陈襄政绩。
清平樂送述古赴南都(三①
清淮汴②°更在江西岸三紅旆到時黄葉亂°霜人梁王故苑③停驂訪古踟蹰④。雙廟遺風尚在③,漆園傲吏應無⑥。
秋原何處攜壺。
【校勘】
一]题原作[秋詞」,排傅本改。元本朱本無題。(二江西」傅本作[西南
)单
都作(清平樂》°

@ -0,0 +1,11 @@
【柱】
。,,唐改歸德軍。皇朝景德三年升應天府,大中祥符七年(一〇一四年)升南京°
))河南信隔縣)北,東經新息縣(今河南息縣)期思縣(今河南淮濱縣)原鹿縣(今安徽阜南縣南)春縣、當縣(今安徽懷遠縣)離縣、淮陰縣,至廣陵淮浦縣(今江蘇漣水縣)人於海。獨汴:(宋史》卷九三(河渠》三「汴河,自隋大業初,疏通济渠,引黄河通淮,至唐,改名广濟。宋都大梁,以孟州河陰縣南為汴首受黄河之口,屬,口重°
一蘇轼编年詞二九二首清平樂

@ -0,0 +1,13 @@
蘇轼詞编年校註
中,,,唐·李泰(括地志》卷三宋州·宋城縣》兔國在宋州宋城縣東南十里。…俗人言梁孝王竹国也。(见中華書局一九八〇年二月版贺次君辑校本)
④。车
(),。[雙廟]云。傅注本此。
出,。,

@ -0,0 +1,25 @@
南鄉子送述古
回首亂山横不見居人只見城①誰似臨平山上塔②,亭亭③迎客西來送客行路晚風清(二一枕初寒夢不成今夜残燈斜照處,熒熒④秋雨晴時淚不晴。
【校勤]
1「魔」”明刊全集、二妙集、毛本作[臨°【编年】
熙寧七年甲寅(一〇七四年)七月,作於杭州。傅藻(東坡紀年録〉一熙寧七年甲寅,送述古赴南
中单
中,作(南鄉子°
城、人皆不可見。此謂見城不見人(指述古),稍作變化
一蘇轼编年嗣二九二首南鄉千

@ -0,0 +1,19 @@
蘇轼詞编年校注
②誰似:猶何似。誰,何也。臨平山上塔:傅注:「臨平山在杭州。淳祐臨安志》卷九:[臨平山,(祥符經》。,
③亭亭:高聋貌。張衡(西京赋》「干雲霧而上逵,狀亭亭以苕苕。」
「,》。
【参考资料】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八引(復齋漫録》「魯直記江亭鬼所题詞,有[淚眼不曾晴之句余以此鬼剽東坡樂章[秋雨晴時淚不晴之語。」
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則臨平有塔亦久矣,當是蔡氏葬後增築,或遷之耳。
勸金船和元素韻自撰腔命名
無情流水多情客。勸我如曾識(杯行到手休辭却①這公道難得(。曲水池上,小字

@ -0,0 +1,15 @@
更書年月②如對茂林修竹四,似永和節五③。纖纖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
## 【校勘】
朱本、龍本、曹本题並作[流杯亭和楊元素
[二[曾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相
[三此句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並作[似軒冕相逼〔四「如」元本、朱本、龍本、(全宋詞〉曹本並作[還[五]此句傅本作[永和時節°元本[節」上衍[時字。六賞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並作「上
单单日
一、蘇轼编年二九二首金船

@ -0,0 +1,17 @@
蘇轼詞编年校註
於中和堂。和韻作(勸金船》詞。」
## 【笺注】
①「杯行」句:韩愈(贈鄭兵曹〉「杯行到君莫停手,破除萬事莫過酒。」
永和節:晋王羲之於穆帝永和九年(三五三年)三月三日,同谢安等四十一人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臨流列坐,飲日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一咏,亦足以暢叙幽情。」

@ -0,0 +1,11 @@
將赴東京翰林院任職。
【参考资料】
手得金船酒。摊羅綺前後。绿定見花影,並照與、豔妝争秀。行尽曲名,休更再歌楊柳。光生飛日自日,意偷聲减字耶?附志考。
清·焦循(雕菰樓詞話〉「毛大可稱詞本無韵,是也。如蘇軾(瑶池燕》用陳、困顯、問關粉吻。……,詩,以城、堂江、庭、童、窮一,則庚、青、江、陽東通協,不拘拘如律詩也至於詞,更寬可知矣。清·萬樹(詞律》卷一三:「前後相同。「却字乃坡老借韻,非不叶也
## 一 蘇軾编年二九二首金船

@ -0,0 +1,21 @@
蘇轼詞编年校注
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三①
東武望餘杭雲海天涯雨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②,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③°
## 【校勘】
一時移守密州」原無,搬傅本元本、朱本、龍本、曹本補。
[11】[查,元本、朱本能本曹本作[渺]°
单由
元素〈南鄉子〉°」
①()。,,

@ -0,0 +1,13 @@
,,,中五年,改滕州為密州,取境中密水為名。大業三年,丽密州改為高密郡。隋氏丧亂,陷于寇賊。唐武德五年,山东,,。,,。。
③。。日日④,,)验)便可稱名士°
,,的羊祜之[羊與楊给之[楊同音,戲赞楊繪深得民心
一蘇轼编年詞二九二首南郷子

@ -0,0 +1,26 @@
蘇轼詞编年校
浣溪沙菊節别元素二①
縹缈危樓紫翠間②良辰樂事古難全(三③°感時懷舊獨凄然三璧月瓊枝空夜夜④,
菊花人貌自年年⑤不知來歲與誰看。
【校勘]
别楊元素,時重陽前一日°
[古二妙集毛本作[苦
[川感]明刊全集作[幾。
【编年】
浣溪沙>
【】

@ -0,0 +1,19 @@
事日宰臣及群臣上壽應制》詩:「無窮菊花節,長奉柏梁篇。」
,南方有鳥,其名為鳳,天為生樹,名日瓊枝,高百二十仞,大三十,以琳琅為實。」
「菊花句:傅注:「戌昱詩:菊花一歲歲相似,人貌一年年不同。案(全唐詩》戎昱卷無此句,疑為戎昱佚詩。
又重九(1
白雪清詞出坐間①愛君才器兩俱全。異鄉風景却依然[三重會是何年茱萸仔細更重看②°
蘇轼编年二九二首浣溪沙
可恨相逢能幾日,不知

@ -0,0 +1,17 @@
蘇轼詞编年校注
【校勘】
11「却」二妙集誤作[各
()单酒
元素作也。
【篆註】
日(曲。琴集白:(白雪》師曠所作商調曲也°(舊唐書)卷二八(音樂一)[楚大夫宋玉對襄王云:[有客於郢中歌,,中)有能歌(白雪曲》者。原曲早已不傳,唐以後所流傳者,乃唐高宗顯慶六年(六六一年)太常丞吕才所造。清六绝句》其五:「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句必為鄰。」坐間:猶云登時、一時。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四(坐

@ -0,0 +1,17 @@
()),臨時唱和而言,則[坐殆亦為登時之義。」
,日
南鄉子沈强輔雯上出文犀、麗玉作胡琴[已①,送元素還朝,同子野各賦一首
。工
【校勘】
一、蘇轼编年二九二首南郷子

@ -0,0 +1,23 @@
蘇轼詞编年校注
11「犀j傅本、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心
()用,。。市
【注】
指書溪。文犀玉作胡琴:用貴重犀牛角和美玉貼飾製作的琵琶。文犀,有花紋的犀牛角。(後漢書〉卷二四
美玉。胡琴:即今琵琶。
三尺,可得息水中。又通天犀角,有一赤理如艇,自本微末。以角盛米,置群难中,难欲啄之,未至数寸,即驚却

@ -0,0 +1,19 @@
退。故南人或名通天犀為駭难犀。
龍香雙鳳撥:用龍香木雕刻成雙鳳狀的彈撥。撥:撥弦之具。唐·鄭峨(津陽門詩〉「玉奴琵琶龍香搬,倚歌,琶》[數絃已品龍香撥,半面猶遮鳳尾槽。」一税,「雙風指琵琶上像雙一樣的花紋。宋·樂史(楊太真外傳〉卷。,。日上
輕揽:,彈奏弦樂器的一種指法,手指扣弦。唐·段安節(樂府雜錄·琵琶》:「次有裴興奴與(曹)網同時。曹綱,行〉「輕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9胸。此以玉環比歌妓。
【参考资料】
琴魚尾撥,離人人塞弦聲水上聞天碧染衣巾血色輕羅碎褶裙。白卉已随霜女妒,东君。
一、蘇轼编年詞二九二首南鄉子

@ -0,0 +1,6 @@
蘇轼詞编年校注
暗折雙花借小春。」
)中次関過片所謂[粉淚怨離居』,即胡琴送元素之意。(定風波》送元素作,亦有[紅粉尊前添懊惱之句,可知胡琴為元素所眷已。朱云[一賦胡琴,一送元素誤甚。至犀丽玉亦妓名,詞中用典切,正可證託喻其人。本集中詠姬人名字,並如是例。此[作字即結束前题,斷無詠作胡琴之理。况以撥之語,益足徵命题之義。且集中謂[某出妓』或[侍姬某』亦詞人恒例,豈可泥於[琢刻等字,即謂其切[作字,不亦死於句下乎?集中雙荷葉,本耘老侍兒小名,公即以為曲名,且詞中以荷葉二

@ -0,0 +1,25 @@
又 贈行(三①
旌旆滿江湖。詔發樓船萬舳纏②投筆將軍因笑我③,迂儒。帕首腰刀是丈夫④。淚怨離居⑤喜子垂窗報捷書⑥試問伏波三萬語①,何如一斛明珠換綠珠⑧°
【校数】
〔一傅本、元本、朱本、龍本、曹本無题。
【】
湖州送元素還朝作。
【注】
一蘇轼编年詞二九二首南鄉子
九九

@ -0,0 +1,24 @@
蘇轼词编年校
,,,,。,。目千里不绝也。」
投筆將軍:指東漢班超。〈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车,,,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日:[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帕首:裹頭巾帧。腰刀:其形微彎而柄短,略如今之指揮刀。不用時人鞘佩於腰,故云。韓愈(送鄭尚書序):[大府帥或道過其府,府帥必戎服,左握刀,右屬弓矢,帕首袴,迎郊。」
5離居離群索居之省。此謂夫婦分離。〈楚辭·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將以遺兮離居。文選》卷二九古詩十九首》之六「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终老。」
(叶,。,。,蟲來著人衣,當有親客至,有喜也。
⑦傅〉°飽照(代苦熟行〉「戈船榮既薄,伏波赏亦微。」

@ -0,0 +1,23 @@
?,上,,時有産女端厅,则七四肢多不完全。」
【参考资料】
中頗牧黨羌平或者时有是命,寝而未行
## 定風波送元素
千古風流阮步兵三①°平生遊宦愛東平②千里遠來還不住歸去。空留風韻照人清。
紅粉尊前深懊惱三休道三怎生留得許多情四。記得明年花絮亂。須看泛
西湖是断腸聲(七③。
【】
一蘇轼编年詞二九二首定風波

@ -0,0 +1,13 @@
蘇轼编年校
【一千」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今
[三体原作[知據元本、朱本、龍本、曹本、全宋嗣)改。
〔四怎生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如何
〔七泛西湖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西湖總
## 【编年】
熙寧七年甲寅(一〇七四年)九月,作於湖州。朱孝藏(东坡樂府》卷一:「案張子野送元素、送子年譜》亦編熙寧七年九月作於湖州。孔(譜》编熙寧六年作於杭州,云:「楊繪自知郸州來杭,旋别去,賦(定風波》送行。張先次韵贈繪及蘇轼。又云:[咸淳臨安志》卷四十六謂熙寧七年六月己巳,繪自應天府知杭,繪此來非為知杭,故[不住』而歸。案孔(譜》云楊繪熙寧六年[來杭,旋别去,既不言

@ -0,0 +1,17 @@
)便離去,是為[千里遠來還不住,歸去之注脚。「記取明年」三句,意謂今年你我皆離杭而去,明年花開季節,西湖美景無人再賞矣。九月,楊繪赴京,蘇軾赴密,二人同舟北上,在湖州同張先、劉孝叔、李中熙寧六年在杭州作,張先和詞日[送元素内翰則可,日[送子瞻則與情事不合,因為蘇軾當時仍在杭州,張先何由送之?故仍從朱本並採夏説編於熙寧七年九月湖州作
## 【篆注】
。。,()
,,,,卡,,,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簡,旬日而。此詞上片借阮籍譽元素。
③断腸聲陳·張正見度關山〉「還聽嗚咽水併切断腸聲°j
一蘇軾编年二九二首定風波

@ -0,0 +1,17 @@
蘇轼詞编年校注
緩。溪館。綵花千數酒泉清春草未青秋葉暮。□去一家行色萬家情。可恨黄鶯相識晚。。曾好問須信。文章傳口齒牙清。三百寺應遊未徧。□算。湖山風物豈無情。不獨渠丘歌叔度。行路。吴謠終日有餘聲。
與此詞叶韻,並不全同。附誌備考。
減字木蘭花過吴興,李公擇生子,三日會客,作此詞戲之(三①
惟熊佳夢②°释氏老君曾抱送三③壯氣横秋④°未满三朝已食牛⑤°利市平分沾四坐①多謝無功⑧此事如何到得儂三
犀錢玉果⑥。
【善】

@ -0,0 +1,19 @@
[一元本、朱本、龍本、曹本题作「秘閣古〈笑林》云:元帝生子,宴百官,赐束帛。殷羡謝日:臣等無功受赏。帝
坐皆绝倒
[三】到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著°
,单
公擇生子,作(减字木蘭花〉°
,,中月徙成都府。元祐五年二月二日暴卒於陕府関鄉傅舍。(宋史》卷三四四有傅。
一蘇軾编年詞二九二首减字木蘭花

@ -0,0 +1,14 @@
蘇轼詞编年校注
「惟熊句:〈詩經·小雅·斯干「吉夢維何,維熊維。……大人占之,維熊维,男子之祥。夢見熊是生男孩的吉兆。
③,。,。()
卡,,日,工色清激,秋水為神玉為骨。小兒五歲氣食牛,满堂宾客皆回頭。」
单日,手粟塗金果、犀玉錢犀玉方勝之屬。如艇皇子,則赐包子罷,又逐後命中使人裔密赐來,約頒諸宰相,餘臣不可得也。密赐者必金合,多至二三百雨,中貯犀玉带或珍珠瑰寶。」

@ -0,0 +1,17 @@
①利市:售時喜慶節日所討的喜錢。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娶婦條:[前一日,女家前來掛帳,鋪設房卧,謂之鋪房。女家親人有茶酒利市之類。
「多謝三句: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八引(漫叟詩話》云:[南唐時,宫中嘗賜洗兒果,有近臣謝表云:,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勳焉,而猥颂。中宗笑日:[此事豈可使卿有勳也?案「多謝無功」之語,蘇轼乃用南唐事。
## 南鄉子席上勸李公擇酒
不到謝公臺①°明月清風好在哉二②°舊日髯孫何處去③,重來短李風流更上才④。秋色漸摧頹。滿院黄英映酒杯看取桃花春二月⑤,争開。盡是劉郎去後栽⑥。
【校勘】
[一好」”傅本作「安
一、蘇轼编年二九二首南鄉子

@ -0,0 +1,19 @@
蘇轼詞编年校注
熙寧七年甲寅(一〇七四年)九月,作於湖州。王文誥(蘇詩總案》卷一二「熙寧七年甲寅,九擇相會,時在正月,與詞意不符。
## 【笺注】
①谢公:傅注:「谢公在维揚在今揚州°
②好在:存問之辭。猶言無恙。白居易(履道池上)詩「家池動作經年别,松竹琴魚好在無?」
③髯孫:三國時孫權有紫髯,人稱[髯孫°三國志》卷四七吴書·吴主傳第二》注引(獻帝春秋》云:「張遼問昊降十。。,,,月知湖州,熙事六年移知州,李公由鄂州来代。
①擇,短李:晚唐詩人李绅,為人短小精悍,時號「短李°。白居易(编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酸贈元九李二十)

@ -0,0 +1,11 @@
()有,日日三,。,中感似借喻倡導改革的王安石[新黨詞中[黄英则為作者和李常的比况。
## 菩薩蠻席上和陳令舉二①
身閒)
一蘇轼编年詞二九二首菩薩蟹

@ -0,0 +1,19 @@
蘇轼詞编年校注
【校勘】
[四清」原缺,據傅本、元本、朱本、龍本(全宋詞〉曹本補。
## 【编年】
熙寧七年甲寅(一〇七四年)九月,游松江作朱孝臧(东坡樂府》卷一:案本集(書游垂虹亭江。詞必是時作。案:蘇軾與劉述張先游松江事(蘇詩總案》繁於熙寧七年九月,詞當九月作【筹柱】
。一,。,,工,中

@ -0,0 +1,17 @@
叶,,,车》「捨舟策馬論兵地,拖玉腰金報主身。」
,)。湖,二源:一江东五十里人小湖;一江東二百六十里人大海,至秋月多生繼魚,張翰所思會之處也°淹留:久留。屈原(離騷〉「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5因目太守為邀頭云°
⑨工最,作(說命)三篇。傅注本此。此用殷高宗(武丁)因夢而尋訪傅脱為相,喻神宗皇帝詔用楊给。
## 【参考资料】
一蘇轼编年二九二首菩薩蟹

@ -0,0 +1,13 @@
蘇轼铜编年校注
宋·張先(定風波令》序云:「溪席上,同會者六人,楊元素侍讀劉孝叔吏部、蘇子瞻、李公擇二學中。首更神清。溪上玉樓同宴喜。歡醉。對堤杯葉惜秋英。盡道賢人聚吴分。試問。也應旁有老人星
宋·蘇轼(東坡志林》卷一〈記遊松江》「吾昔自杭移高密,與杨元素同舟,而陈令舉、張子野皆從余過李公擇于湖,遂於劉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詞聞天下,作,,,日,,。,日二一,
## 阮郎歸蘇州席上作[
一年三度過蘇臺①清尊長是開佳人相問苦相猜。這回來不來人生真可哈②他年桃李阿誰栽?劉郎雙鬢衰三③°
情未盡,老先催

@ -0,0 +1,23 @@
【校勘】
,此詞°
,【编年】
单,一单
有問這回來不來者,其色凄然。蘇守嘉之,令求詞,作(阮郎歸。王文誥(蘇詩總案》卷一二「熙
寧七年甲寅,十月至金闖,飲於王誨席上,時已三過蘇臺。誨令歌者求公詞,因作(阮郎歸〉詞。」
【】
())三度也。案:熙事六年十一月,蘇轼以轉運司撤往常、潤蘇,秀賑濟饥民,十二月至蘇,七年五月末又至,此次為
③②。,。门·一蘇轼编年二九二首阮郎歸

@ -0,0 +1,20 @@
蘇轼调编年校注
## 醉落魄蘇州閶門留别二①
蒼顔華髪故山歸計何時決舊交新貴音書絶②惟有佳人,猶作殷勤别離亭欲
【】
(一题原作[億别」擦傅本、元本、二妙集、毛本、朱本、能本、曹本改
[三吹傅本作[生
〔四衣元本、朱本、龙本曹本作[衫
)单
作。案:朱本將此詞編甲寅十月,並無自信。龍本曹本並從朱本。今暫编甲寅十月,以俟詳考。
【考辨】

@ -0,0 +1,5 @@
此詞,明·卓人月(古今詞統》亦作黄庭堅詞,題作[吴闖留别」,注:「一刻東坡。全宋詞》據明本(豫人」作[家人「吹」作[生°南宋閩刻本(山谷琴趣外编》不收此詞,吴訥(唐宋名賢百家詞〉本(山谷,為蘇軾作而誤人黄山谷集中。曹樹銘校编(東坡詞》卷一亦云:「案山谷攜妻子在外遊宦貶謫多年,故山谷詞中多寄家人之作。今此詞上片既云[故山歸計無因得,又云[惟有家人猶作殷勤别』,此乃矛盾之詞又考山谷集中,僅(撥棹子[歸去來一首内,有[攜手舊山歸去來一句,而東坡詩詞尺牘中,故山歸計]一語,數見不鮮,此與山谷之口吻又不類。故此詞断非山谷所作。
①·,。,)
一蘇轼编年詞二九二首醉落魄

@ -0,0 +1,21 @@
蘇轼詞编年校註
…圖欲西破楚,楚在西北,故立關門,以通天氣,因復名之破楚門。
)川°
④真:原意為沾濕,此作措拭解。
【参考资料】
## 菩薩蠻潤州和元素)
玉笙不受朱屑暖[①離聲凄咽胸填满。遗恨幾千秋恩留人不留[四)°酒②泫淚攀枯柳(③°莫唱短因緣④長安遠似天③
他年京國

@ -0,0 +1,25 @@
【校勘]
〔一题原作[感舊」隶傅本、元本、朱本、龍本、曹本改。[二朱明刊全集,二妙集、毛本朱本、龍本作[珠°[三秋]傅本作[愁]
[四恩元本、朱本、龙本曹本作[心五泫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
【编年】
(作)(菩薩蠻〉°
【篆注】
①「玉笙句:漢·應劭(風俗通義》卷六〈聲音·笙》”[<世本)「随作笙。長四寸,十二(當作十三)簧,像之身,正,。,「。,。。
口,口())口叶,
一、蘇軾编年詞二九二首菩薩

@ -0,0 +1,23 @@
蘇轼詞编年校注
京口为三國時吴國國都,故稱京口酒為京國酒
③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泫然流涕。」
4短因緣太平廣記》卷三四九引纂異記》唐開成初有鲍生者家多妓。遇外弟章生有良馬鲍出二妓為酒生信有短因緣。西楼今夜三更月逻照離人泣断弦。
5長安遗注見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
采桑子潤州多景樓與孫巨源相遇[一)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①尊酒相逢②樂事回頭一笑空細撚輕攏①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⑤
停杯且聽琵琶語③
【校勘】

@ -0,0 +1,17 @@
巨源請於余日:「残霞晚照,非奇才不盡。余作此調。」
[二融」原作[容」據諸本改
## 【编年】
单由,一单
巨源相遇作(採桑子〉°
(。上,中要,。。(),)中手,
③2一蘇轼编年詞二九二首采桑子

@ -0,0 +1,22 @@
蘇轼詞编年校注
④细輕:见(南鄉子〉(裙带石榴红)注④°
⑤一抹紅:唐,羅虬(比红兒詩〉之一七:一抹濃紅傍臉斜,妆成不語獨攀花。此指晚霞映江景色。
【争考资料】
宋·蘇軾(與李公擇十七首》之四(赴密州)「某已到揚州,此行天幸,既得李端叔與老兄,又途中與完於邑°(中華書局本(蘇軾文集》卷五一)
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是也。(黄善夫家刊本)
)傅注本為妥。
清·查慎行(蘇詩補注》卷一二州甘露寺彈筝》引(京口志:「甘露寺有多景樓,中刻東坡熙事甲寅與孫巨源輩會此賦(采桑子)詞。碑石今尚存。」

@ -0,0 +1,17 @@
)晚江景色来°
## 减字木蘭花[1)
銀筝旋品①不用纏頭千尺錦②妙思如泉一洗閒愁十五年為公少止起舞屬公公莫起③風裹銀山④°擺撼魚龍我自閒⑤°
【校勘】
一一此詞傅本、元本不载。
一单詞上片末句内之[十五年,從嘉祐四年己亥終母喪後還朝起計算,適與此詩之編年相合。可見此詞
一蘇轼编年詞二九二首减字木蘭花

@ -0,0 +1,11 @@
蘇轼詞编年校注
卷三五有(在彭城日,與定國為九日黄樓之會。今復以是日,相遇於宋。凡十五年,憂樂出處,有不可勝言者…感之作詩。案此詞似應同時作。因編元祐七年自揚州還朝,「九月與王鞏相會南都年一後,相當於元豐六年。則此詞應作於元豐五年十二月張商英過黄州,徐君猷舉行酒宴之時。蘇軾係對「十五年」理解有别而各成其說,均為見仁見智之詞,顯證不足。今暫依曹說編年,以俟詳考。
【箋庄】
③[起舞句:言請你起舞,从(公莫)舞開始。公莫:舞蹈名。(晋書》卷二三(樂志》[(公莫舞》今之(巾舞)也。相傳云項莊劍舞,項伯以袖隔之,使不得害漢高祖,且語項莊云[公莫。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漢王也。

@ -0,0 +1,17 @@
今之用巾蓋像項伯衣袖之遗式。
,,,,())游,日,头,,,日,四
## 醉落魄席上呈元素)
分攜如昨①人生到處萍飄泊②°偶然相聚還離索③°多病多愁,须信從來錯一笑未辭却。天涯同是傷淪落①故山猶負平生約③西望峨嵋,長羡歸飛鶴⑥。
尊前
【校勘】
〔一元本、朱本、龍本、曹本[星下有栅字【】
一蘇轼编年前二九二首醉落魄

@ -0,0 +1,24 @@
蘇轼詞编年校注
单同行至京口而别,作此詞
【籌柱】
,軾通判杭州,在京與元素離别,今又在润州分手,情景相似,故言如昨。
②③離索:见(南鄉子》(旌旆满江湖)注④°
④「天涯句: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渝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可。,,王元素約定要早日返回故鄉,但现在天涯同渝落,同负平生约,都回不去了。
°」

@ -0,0 +1,15 @@
## 訴衷情琵琶女(1)
小蓮初上琵琶弦①彈破碧雲天②分明繡閣幽恨③,都向曲中傳④°蟬⑤。綺窗前(三素娥今夜⑥,故故随人①,似鬬嬋娟⑧
【校期】
[一傅本、元本、朱本、龍本、曹本無題〔綺」毛本作依
【编年】
膚莹玉,鬓梳
熙寧七年甲寅(一〇七四年)十月,作於潤州。案:此詞朱本、龍本曹本俱未编年。傅藻(東坡紀年録》云:「熙寧七年甲寅,雕京口呈元素作(醉落魄》(訴衷情》。京口即潤州。〈醉落魄》即前阕月於杭州送述古,迎元素作。其二為[海棠珠缀一重重此首係咏物詞,與離情無涉,别見晏殊(珠中一、蘇轼编年嗣二九二首訴衷情

@ -0,0 +1,15 @@
蘇轼詞编年校注
春風等語,顯係作於春天。而蘇軾自杭移密守過京口時,乃在十月,即以時令而言亦頗不合。故知中工故暫编於此。並無自信,録以備考
## 【考辨】
水其為晏幾道佚詞,並無確證,不足信。
【篆注】
。工。(太平御覽)卷九七五(果部·)引(三國典略》云「冯淑妃,名小莲也。(见(四庫全書》本)此以北齊善彈琵琶的馮淑妃比琵琶女。·

@ -0,0 +1,27 @@
,,手於外國也°」
,碧雲天唐·鄭還古(贈柳氏妓)詩云:
縮閣”猶繡房。少女華厅居室。此代琵琶女幽恨:隱藏於内心的感情。
,。
素娥:嫦娥。月之代稱。南朝·宋·謝莊(月赋》「引玄兔於帝,集素娥於後庭。李周翰注:「常娥竊藥奔月月色白,故云素娥。」
②。,,
?
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裹娜娟。」
【参考资料】
一、蘇轼编年詞二九二首訴衷情

@ -0,0 +1,13 @@
蘇軾詞编年校注
明·沈際飛(草堂詩餘别集》卷一[後段誇女飛宕。
## 更漏子送孫巨源
水涵空,山照市西漢二疏鄉里①新白髪②,舊黄金故人恩義深海東頭,山尽處自古客槎來去③。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歸④。
【编年】
单由既未言明何月,又未言明何地王文誥(蘇詩總案)卷一二繁於熙寧七年十月(次韻陈海州乘槎亭)和(次韻陳海州書懷》詩之後,據此當作於海州。朱本據(紀年録》及(總案>编年,但繫於(醉落魄〉(席上傅幹(注波詞》卷七(永遇樂》(長億别時)有题序云:「孫巨源以八月十五日離海州,坐别於景疏樓上既而與余會於潤州,至楚州乃别。孫巨源為揚州人,曾知海州。當其罷海州内召之時,先由海州回家。揚潤一水之隔,故得於東坡相遇于州,為多景樓之游。然後一同北上,到楚州後二人分手,蘇

@ -0,0 +1,23 @@
軾赴密州,巨源赴汴京。此詞题為(送孫巨源》,當為楚州分手時贈别之作
【柱】
0日日。
开手
賜,以盡吾餘日,不亦可乎?於是鄉黨族人悦服。
②,③「自古」三句:乘槎亭在海州,故言。餘見(鹊橋仙〉(緱山仙子)註④。
④使君:此指孫巨源。
浣溪沙贈陳海州①陳嘗為眉令,有聲二
聚散交遊如夢寐,升
一蘇軾编年同二九二首更漏子浣溪沙

@ -0,0 +1,26 @@
蘇轼詞编年校注
沉閒事莫思量。仲卿終不避桐鄉三⑤°
【】
一詞题原作[億舊據傅本、元本、朱本、龍本、曹本改〔二】[堂」原誤作[琴」撤諸本改。
[三「避」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忘
【编年】
熙寧七年甲寅(一〇七四年)十月,作於海州。朱孝臧(东坡樂府》卷一:「案(詩集》甲寅十月,事)【笺注】
巫馬期以星出,以星人,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巫馬期問其故於密子,密子日:我之謂任人,子之謂
任力,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必子则君子矣。此喻陈海州為眉令時善任人而治。

@ -0,0 +1,15 @@
③朱颜:面容紅潤。宋玉<招魂美人既醉,朱顏些。」綠髪:黑髪。李白(古風》之五:「中有绿发翁,披雲卧松雪。此言陈海州為眉令时英俊偶,春风得意。
④子,事
一)至今不绝。此句以朱邑比陈海州,謂陈「令鄉邑亦有政聲,深得百姓爱戴,而陳亦终不忘眉山。
## 永遇樂寄孫巨源[1
孤光又满,冷落共誰同醉?捲珠簾,凄然顧影,共伊到明無寐。今朝有客③,來從淮中永露華侵被五⑧。此時看回廊曉月,也應暗記
一蘇轼编年詞二九二首永遇樂

@ -0,0 +1,21 @@
蘇轼詞编年校注
【校勘】
,日)
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與太守會於景疏楼上,作此詞以寄巨源。元本、朱本、龍本曹本略同,唯首無[公自序
云四字
〔三淮,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雛
〔四使元本作[史°
〔五「」明刊全集二妙集、毛本作[雲°
【编年】
单東坡與巨源[既别於海州景疏樓,後登此樓,懷巨源作(永遇樂》以寄。王文誥(蘇詩總案》卷一三將三月而客至東武,為道巨源寄語,故作此詞。……此詞作於乙卯,確不可易。薛本亦主此說。張志烈

@ -0,0 +1,13 @@
(蘇軾由杭赴密詞雜議》(見(東坡詞論叢》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出版)断為熙寧七年十月十五()日是正確的°.·所以朱疆村關于十一月十五日蘇軾尚在海州(在密州南四百多里)作此詞之说,是不[十一月十五日到海州]以致産生許多混亂。倘去[一字,則全序全詞與蘇孫行踪皆可吻合無间:孫以八月十五日離海州回老家揚州,東坡九月下旬離杭,二人相會潤州,然後同舟北上,至楚州分别。東坡十月十五日到海州,與新任知州原曾為眉山縣令的陳某相會于景疏樓,其後作此詞寄孫。張說較為可信,故依之编年。
【】
③句是作者般想巨源當時離别海州的情景。
一蘇轼编年二九二首永遇樂

@ -0,0 +1,19 @@
蘇轼詞编年校註
④别来三度:指孫奥景疏楼别後第三次月圆。即八月十五日月下與樓分别为一度:九月十五日為二度,今十月十五日作者登此樓作詞以寄,恰為三度。
「今朝有客」三句:謂有客從巨源處來,深致巨源相思存問之意。
?。。,。,屑)詞:[&仗桃根,说與相思意°」
⑦,。中思周旦之言,詳左右清禁之内,謹供之官,嚴宿衛之身。時孫巨源任修起居注知制誥,身居皇宫
?(。
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二①
器當時共客長

@ -0,0 +1,19 @@
時⑨,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身長健,但優游卒歲①,且鬬尊前。
## 【校勘】
,【编年】
一单由
寅,十月赴密州,早行馬上作(沁圆春〉。王文酷<蘇詩總案》卷一二:「公時由海州赴密,不復繞道至
齊一視子由故其詞如此耳°」
。,工中再復太中大夫致仕。築室于許,號顯濱遣老,自作傳萬餘言,不復與人相見。終日默坐,如是者幾十年。政和二
一蘇轼编年铜二九二首沁圆春

@ -0,0 +1,21 @@
蘇轼编年校注
,,,。
9通··。
,(,弟子由当年共客汴京。
②萬卷:杜甫(奉贈章左丞丈二十二》:「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甫(奉贈章左丞丈二十二韻〉「致君舜上,再使風俗淳。此為追述兄弟二人当年在汴京時的抱负。
優游卒歲:悠開地度過一生。〈左傳·裹公二十一年》引詩日「優哉游哉,聊以卒歲。」
「且關句:唐·牛僧彌(席上赠劃夢得〉「休論世上昇沉事,且關尊前見在身。(傅注、龍均誤作杜牧詩)闕喜

@ -0,0 +1,11 @@
。可,,。。
金·元好問(遺山先生文集》卷三六(東坡樂府集引〉「峰人孫安嘗注坡詞,参以汝南文伯起(小雪堂,。中,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仿開處看之句,其鄙俚淺近,叫呼街,殆市之雄,醉飽而後發之,雖魯直婢僕且羞道,而謂東坡作者,誤矣
果應出於何途,殊不可解。」
## 一 蘇轼编年嗣二九二首沁圆春

@ -0,0 +1,19 @@
蘇轼前编年校
## 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寒雀滿疏籬。争抱寒柯看玉蕤①°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踏散芳英落酒卮②。又能詩。坐客無氈醉不知③。花盡酒闌春到也,離離(④。一點微酸已著枝⑤。
## 【校勘】
[一畫」傅本、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謝
## 【编年】
痛飲
)))此詞當為是年冬元素以梅花詞見寄,蘇軾和作。
【讲】

@ -0,0 +1,15 @@
。,。。,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③,,,。,。,,案杜詩题作(戲簡鄭文虔兼呈蘇司業源明
,。,开。)。。【争考资料】
))一
一、蘇轼编年詞二九二首南鄉子

@ -0,0 +1,16 @@
蘇轼詞编年校注
## 蝶戀花密州上元三①
燈火錢塘三五夜②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③。此般風味應無價三°
【校勘】
一此詞傅本存目缺詞
[三此句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更無一點座隨馬°[三「乍元本、朱本、龙本、曹本作[却
熙寧八年乙卯(一〇七五年)正月十五日,作於密州°傅藻(东坡紀年錄》「熙寧八年乙卯,公在
密州,上元作(蝶戀花〉°

@ -0,0 +1,23 @@
中日
2三五夜十五日夜晚。古詩十九首之一七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③·。元節繁榮景象。
。,。,。可「火冷三二句:謂燈火闌珊,天陰欲雪。下片寫密州上元節陰冷氣氛。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二
鬓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①小軒窗②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断腸處三③,明月夜,短松岡。
【校勘】
一蘇轼编年嗣二九二首蝶总花江城子

@ -0,0 +1,28 @@
蘇轼詞编年校注
也j事°
[11断腸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肠断°
## 【编年】
熙寧八年乙卯(一〇七五年)正月二十日,作於密州。傅(东坡紀年錄〉一熙寧八年乙卯,(正
月)二十日,記夢作(江神子》。王文誥(蘇詩總案》卷一三:「詞註謂公悼亡之作,考通義君卒於治平
二年乙巳(一〇六五年)至是熙宁八年乙卯正十年也
## 【筹注】
)。
【参考资料】

@ -0,0 +1,9 @@
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於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乡可龍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銘其墓日:君諱弗,眉之青神人,鄉貢進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歸于轼。有子。君之未嫁,事父日。,官于鳳翔,軾有所為於外,君未嘗不問知其詳。日:[子去親遠,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中華書局本(蘇轼文集》卷一五)
## 雨中花慢[
,日古寺③,甲第名園④有國豔帶酒⑤,天香染袂,為我留連清明過了,残紅無處,對此
一、蘇轼编年二九二首雨中花慢

@ -0,0 +1,22 @@
蘇轼编年校注
淚灑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會聊追短景,清商不假餘妍四⑥不如留取①,十分春態,付與明年。
【校勘】
)中開千葉一朵,雨中為置酒作。明刊全集题作[牡丹菊°
[三傅本以下詞全缺。
〔三蕩」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輕
四》假原作[暇j擦毛本朱本、龍本曹本改。
素,方春,牡丹盛開,不獲赏,九月忽開一朵,雨中特置酒,作(雨中花〉°
【】

@ -0,0 +1,17 @@
月費絲禪榻畔,茶煙輕落花風。
,开。器,,线。」
,中,上
()),日宰相蘇禹珪(莒公)别業。
)邑傳唱牡丹花詩,誰為首出?修己對日:「臣嘗聞公卿間多吟賞中書舍人李正封詩,日:[國色朝酣酒,天香夜
一蘇轼编年嗣二九二首雨中花慢

@ -0,0 +1,17 @@
蘇轼詞编年校註
染衣。文宗聞之,欺賞移時。「國带酒「天香染袂」本此。這雨句既形容牡丹花色香名貴,又暗含雨種牡丹
9酒中首〉之「清商應秋至暑隨節關。李善注「秋風為商。」
①取:語助辭,猶着。「不如留取」即[不如留着。
【参考资料】
中春風。東坡(雨中花慢》云高會聊追短景,清商不假餘妍。孰風孰骨可辨。
江城子獵詞1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黄①左擎蒼錦帽貂裘②千騎卷平岡③為報傾城隨太守三④親射虎⑤,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⑥赞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①何日馮

@ -0,0 +1,21 @@
唐⑧?會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⑨。
## 【李】
[一傅本、元本、朱本、龍本、曹本题作[密州出獵
〔二「随]原作[賢]據諸本改。
〔三]傅本以下三句缺。
【】
。.(徐州行獵》(劉文見(河北大學學報》一九八六年第二期)。案,此説難以服人王水照(蘇轼的書簡與鲜于子駿)和(江城子·密州出獵〉已論證此詞作於密州,不容置疑(詳見(學術月刊》一九八四年五月號)
【】
①「左牵黄三句:黄,黄犬,,蒼,蒼鹰。古人常以牵犬擎鷹顯示狩獵時氣概之豪。(太平御覽》卷九二六(羽族
一蘇轼编年二九二首江城子

@ -0,0 +1,21 @@
蘇轼编年校
部·魔〉引(史記》「李斯臨刑,思章黄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不可得矣。(今本(史記》無[臂蒼鷹句)後漢·崔(與寶煮牋〉「今旦漢附太守稜率吏卒数十人,皆臂鹰牵狗,陈于道侧。」
②錦帽貂裘:錦蒙帽、貂鼠裘,原為漢羽林軍裝束,此指蘇軾随從。
③,,。。,。
?。,··
,最。
6
叶,國者用玉節,守都鄙者用角節。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門關用符節,貨賄用(),(,屬其地。
?,中

@ -0,0 +1,21 @@
為車騎都尉,主中尉及郡國車士。此以唐自比,兼採左思(詠史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及唐王勃(滕王序)所謂[馮唐易老等意。
9兮射天狼。此以天狼喻西夏。
【参考资料】
。)立,趁兔蒼鷹掠地飛。回望白雲生翠,歸來紅葉满征衣。聖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猶能效一揮。(見(蘇軾詩集》卷一三)
减字木蘭花送東武令趙晦之①
賢哉令尹②三仕已之無喜愠。我獨何人猶把虚名玷縉紳③。田無覓處④歸去來兮⑤待有良田是幾時
一蘇轼编年詞二九二首减字木花
不如歸去。二頃良

@ -0,0 +1,22 @@
蘇轼詞编年校
)【編年】
之歸海州作(减字木蘭花〉。案蘇軾(送趙寺丞寄陳海州》詩云:[莫忘衝雪送君時。詞亦當作於是年冬。
【篆注】
①東武:山東諸城縣。(元和郡縣隅志》卷一一:「諸城縣,本漢東武縣也,屬琅邪郡,樂府章所謂(東武吟)者也。,,(送越寺丞寄陈海州詩》送行。
②,。(·其不计较仕途得失。
③,樂者,鄒鲁之士,绅先生,多能明之°

@ -0,0 +1,19 @@
。,道方艱難,無適而可耶?抑人生自有定分,雖一飽亦如功名富贵不可輕得也?」
【参考资料】
宋·葉真(愛日齋叢鈔》卷三:「〈夢溪筆談》記商洛間兵官賦詩云:[人生心無累,何必買山錢。遂投。
又送趙令(三①
春光亭下②°流水如今何在也③?歲月如梭④白首相看擬奈何故人重見③世事年來千萬變官況闌珊⑥°慚愧青松守歲寒。
【校勘】
一蘇軾编年二九二首减字木蘭花

@ -0,0 +1,5 @@
蘇轼詞编年校注
一傅本题下有[晦之j1字°
中(一九二年)三月,蘇軾自潁州赴揚州任所,途中抵泗州,趙晦之從海州來迎時所作。石唐本编元豐中云:[始尚書趙君成伯為眉之丹稜令,邑人至今称之。余其鄰邑人也,故知之為詳。君既罷丹稜,而余適還眉,于是始識君。…已而見君於臨淮,删飲,大醉於先春亭上而别。及移守膠西,未一年,而君來是邦……君既故人而簡易疏達,表裹洞然。余固甚樂之。從上文看,此詞即在趙成伯始來密時,寫與趙的。編熙寧八年歲末。吴雪濤(蘇詞編年考辨兩則》(見(河北師範大學學報》一九九三年第一期)编熙寧八年冬季。孔(譜》則编熙寧八年十一月二人均謂[趙令為趙晦之,而非趙成的,則當用「贈而不是[送因為[送多指[送别「送行這與趙成伯在密州行迹不符。趙成伯直

@ -0,0 +1,21 @@
官銜稱呼如今官職已升高的趙成伯,因為那將有違常理。傅本詞題「送趙令」下有「晦之」二字當可信,豈可輕易懷疑是[誤增」此外,曹本、石唐本、薛本所說,不論在酒州、漣水或高郵,趙晦之均為地詞給趙晦之,則詞題只能是[别」或[留别」而不是[送綜上所述,此詞應定為熙寧八年冬在密州送趙晦之諸城令歸海州作
【注】
①趙令:指趙晦之。詳见前首註①
②春光亭:未详。
③流水何在:杜牧(题安州浮雲寺樓寄湖州張郎中:[当時楼下水,今日到何處?此指当年春光亭下流水,而今安在?大有歲月流逝,往事如煙之慨,故下有[歲月如梭等語。
,日,。,日
©中
文。白居易(詠懷〉詩:「白发滿頭歸得也,詩情酒興渐蘭珊°」
一蘇轼编年二九二首减字木蘭花

@ -0,0 +1,17 @@
蘇轼詞编年校註
知松柏之後凋也。」
## 一 叢花初春病起[
今年春淺臘侵年①冰雪破春妍。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寒夜縱長,孤衾易暖,鐘鼓漸清圆②。朝来初日半含山[三°樓阁淡疏煙。遊人便作尋芳計,小桃杏、應已争先衰病少情,疏慵自放③,惟爱日高眠。
【校勘】
一原無题,據傅本、元本、朱本、龍本、曹本補。[1「含」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銜【三情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倧
【編年】

@ -0,0 +1,7 @@
熙寧九年丙辰(一〇七六年)早春,作於密州。案:此詞朱本、龍本俱未编年。曹本编熙事六年,)詞,與詩集(熙寧六年癸丑)正月二十一日病後述古邀往城外尋春》相合。今從詩集,移編癸丑。陳中工日意亦相符合,用韻也一致。綜合上述,此詞當作于熙寧九年早春。劉說近是,今據以编年。【考辨】
詩餘新集》作明·商輅詞,並無顯證,失考甚矣。明·潘游龍(古今詩餘醉》卷二清·趙式(古今别腸
一蘇轼编年二九二首一花

@ -0,0 +1,13 @@
【考资料】
③2
①「今年句:意謂因去年閏四月,比常年多一個月,所以到腊月底就立春。今年春天來得较早。春浅:春意日叶,日先為[臘一秦漢以後統為腊。秦漢行臘於農曆十二月,後世遂以十二月為月。(禮記·月令〉:孟冬之月,。。,酒,,,,,(年當取[新故交接新春開始之意。
## 【柱】
蘇轼编年校注

@ -0,0 +1,23 @@
明·沈際飛(草堂詩餘新集》卷三:「清圓説鐘鼓,奇°」
清·陈世焜(雲韶集》卷一二:「閑雅不趣時俗°」
清·王昶(明詞綜》卷二引(古今詞話》一叢花》咏初春云:[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遍。
尤覺妥帖輕圓也。
蝶戀花密州冬夜文安國席上作三①
簾外東風交雨霰②簾裹佳人,笑語如鶯燕深惜今年正月暖燈光酒色摇金璣。掺鼓漁陽撾未徧③舞褪瓊釵,汗濕香羅軟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詩未就冰生硯三。
【校勘】
,中,)
(二就,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了【编年】
一、蘇轼编年詞二九二首蝶花

@ -0,0 +1,19 @@
蘇轼詞编年校注
。[今年正月」等語,作[春夜」近是。
## 【注】
其篆畫方嚴勁正,未嘗妄作一筆。蘇軾曾作(文助篆贊》云:「世人篆字,隸體不除。如浙人語,終老带昊。安國
用筆,意在隸前。汲冢鲁壁,周鼓秦山。
②·。
)。,,情,,。,,,也。参是擊鼓之法。北周·庾信(夜聽捣衣》詩:「聲煩廣陵散,杵急漁陽掺。」

@ -0,0 +1,23 @@
滿江紅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國還朝
天豈無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來底事①,尚飄輕雪。君過春來紆組綬三②,我應歸去耽泉石三③°恐異時、杯酒忽相思(四),雲山隔。浮世事,俱難必人縱健,頭應一却來時,音書絕。
【校勘】
中日,)(全宋詞》曹本改。二妙集無安字
【過春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遇時°
,,。,
〔四「忽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復
[五欲傅本、元本、朱本、龍本、曹本作[不用°
一、蘇軾编年二九二首满江红

@ -0,0 +1,15 @@
蘇轼詞编年校[六先]傅本作光七遣]毛本作追【编年】
年正月還朝,詳見孔(譜〉此為送行之作也
②紆:结,繁。级,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纯組綴。後世官印紐上繁的絲带亦稱組綬。此指文安國赴朝升官。一,,自怡養。唐·戴叔倫(將巡郴永途中作〉「空將舊泉石,長與夢相親。」
之時,赤燕一羽而飛集少昊氏之户,遣其丹書。王仁裕(開元天寶遣事》卷下(傅書燕》條载:郭绍蘭,巨商任宗妻

@ -0,0 +1,21 @@
,,書,解視之,乃妻所寄也。感泣而歸。
中馳臆斷,如改白石(摸魚兒>詞韵之謬解,不亦滋後學大惑乎?」
## 残人娇戲邦直①
管須低聲說與。百子流蘇③,千枝寶炬⑥人間有洞房煙霧(三①°春來何事,故抛人别處坐望断⑧樓中遠山歸路
【校勘】
[11「j原作[露]據諸本改
一蘇轼编年二九二首人娥

@ -0,0 +1,15 @@
蘇轼嗣编年校注
## 【编年】
熙寧九年丙辰(一〇七六年)春,作於密州。朱孝臧(東坡樂府》卷一:「案(詩集丙辰春,有(和(當作答)邦直詩〉,施註:邦直名清臣,魏人居高密時,以京東提刑按部至密也。又(次韻李邦直感朱编熙寧九年丙辰春,從朱本。
## 【笔註】
邦直:李清臣,字邦直,魏(今河南安隔)人。韓琦姪婿。生於明道元年(一〇三二年)。皇祐五年(一五三年),,一),,)謀國無公心。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謬,亦未如願。東坡晚年貶瘴海,僅得生還,推源禍本實自邦直發之。(宋史卷三二八有傅。
事,,,,

@ -0,0 +1,21 @@
相當於宋之[路|,李清臣時任京東路提刑,類於漢代從事史,故蘇軾稱之為[别駕
③「向青瑣」句:青瑣,鏤刻成連環文饰以青色之窗户。劉義度(世說新語)下卷下(惑溺)「韓舞美姿容,買充辟以為掾。充每聚會,買女於青瑣中看见舞,說之,恒懷存想發於吟詠。
,日中,。,由,,。。日,乘一虎,登仙而去。此借文簫與彩鸞故事,戴贺李邦直新婚。
。製成的穗狀垂飾。漢·班固(武帝故事》有[帷幕垂流蘇”蓋昔人以流蘇聚帳之四隅為飾耳。此謂百子帳之流蘇
,口·。,·。
⑧坐:猶徒也,空也。謝眺(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詩〉「徒使春带除,坐惜紅颜幾。江淹(遷陽亭〉「桂枝空命折,煙
一蘇轼编年二九二首人

@ -0,0 +1,23 @@
蘇轼詞编年校注
一六四
。,。。
## 望江南超然臺作[三①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②煙雨暗千家酒醒却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④,且將新火試新茶③詩酒趁年華。
【校勘】
【鉴】
寒食後③,
。朱孝臧(东坡樂府)卷一:「後一首(春已老)疑同時作,以類附焉°
【筹】

@ -0,0 +1,15 @@
日上,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方是時,余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日[超然以見余之無所往而不樂者,蓋遊於物之外也。」
②「。一,叶牌(·。,
③,,日。日。禁火三日,造大麥粥°
一中燃人愛惜藏嫩裹,白甄封题寄火前。」
一、蘇轼编年二九二首江南

@ -0,0 +1,17 @@
蘇轼编年校注
又暮春(1
【校勘]
(一傅本、元本、朱本、龍本、曹本無题。
〔二毛本作[°〔》「詠」”傅本作[歌
〔四枝傅本、元本、朱本、龍本全宋詞曹本作[林°
【篆柱】
①春服:〈論語·先進篇〉「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霉,詠而歸。」

Some files were not shown because too many files have changed in this diff Show More

Loading…
Cancel
Save